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社会

秦淮今年打造40个“转角?遇见”工程

活化利用街头转角小微空间,彰显“特而精,最南京”文化特性

秦淮今年打造40个“转角·遇见”工程

南报网讯(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孙乐) 2月7日,位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长乐路上的文采书屋开门迎客。作为“转角•遇见”的首个项目,市民游客可以到此休憩、阅读,在都市繁华中放松心情,体会秦淮风雅。在繁华闹市中,市民游客又多了一个读书休闲的好去处。

红瓦尖顶、老虎窗、立式烟囱、带立柱的门廊……这座独具民国风情小洋楼是为了纪念姚文采先生而打造。姚文采先生(1893-1958),原名蕴丰,安徽歙县人,民国初期南京的教育家。与陶行知曾齐名并称“陶姚”。曾任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1932年与陶行知在南京创办安徽公学(后更名南京安徽中学),为当时设备齐全、校风端正、纪律严明、成绩优良的颇负盛名的私立中学,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有1923年曾在南京安徽公学就读的抗日将领戴安澜(1904-1942),著名水利机械专家、博士生导师程良骏(1921—2015),国际著名免疫学家冯理达(1925-2008),世界上第一位深入南极腹地、探索南极第一高峰“文森峰”的女性,著名地质学家金庆民(1939-1999)等。书屋墙上悬挂的姚文采和陶行知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细细讲述了这两位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

书屋虽然不算大,但内部设施却一应俱全:茶吧、图书柜、读书角、茶艺桌……市民们可以在此借阅或者购买关于民国教育、秦淮文化、南京文化等相关方面的图书,也可以在此约上三五好友读书聊天,学习煮一杯咖啡泡一壶茶的雅致,甚至组织一场插花或者烘焙的沙龙活动,在民国风建筑里享受一次慢生活。销售柜内琳琅满目的秦淮特色文创产品,让人感受到小清新的创意和浪漫。

文采书屋是秦淮区“转角•遇见”项目推出的示范工程,实施“转角•遇见”工程,是为了呼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聚焦“一城一河”,活化利用秦淮街头转角的小微空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休闲产品,满足新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美好需求,营造品味秦淮故事的“微空间”彰显“特而精 最南京”的秦淮风雅。

“转角•遇见”工程以产业思维谋划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探索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明确国有平台按照“搭平台、建模式、找伙伴”的思路,组建专业团队科学运营管理。在环秦淮沿河、沿城、南部新城、景区、广场、公园、绿地、园区、街巷等区域精心选址,依托现存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游园绿地、文化旅游设施等,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布展主题。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书香秦淮”等工作,通过集电子阅读、资讯查询、志愿服务、文创展销、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微文化公共空间的建设,打造多功能的转角节点空间,为百姓送上身边的人文驿站。先期启动文采书屋、三条巷爱国卫生运动主题“转角”休闲空间、月牙湖水上舞台转角,改造提升王昌龄宴饮处、吴敬梓纪念馆、夫子庙东牌坊游客中心等项目。2018年将完成40处转角打造,十三五期间,建成运营100处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体现“文艺范”的高品质城市文化空间。以美丽而有故事的转角•遇见,打通串联景区、园区、街区、社区的重要节点,编织独具老城风情的街头景观网,织补景区界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3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