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菊芬烈士外甥回忆姨母——
面对酷刑死亡,她从未退缩
【烈士小传】
冯菊芬,1910年生。江苏东海人。
1928年在东海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海县白塔埠地区最早的女党员。
1930年7月到南京组建市军委机关,同年8月被捕。9月牺牲于雨花台,年仅20岁。
【口述人】
王效农,93岁;王其秦,84岁,两人均为冯菊芬外甥。
在连云港开发区一个幽静的居民小区,寻访人员见到了高龄的王效农。尽管动作有些迟缓,听力也不是很好,但一提到姨母,老人家立即坐直了身子,神情也变得肃穆起来。
为了能让我们多了解一些烈士的故事,老人家特意让女儿把弟弟王其秦也叫了过来。“小姨母是我们整个家族的骄傲,她的精神影响了我们全家。”
从“大家闺秀”到“革命女杰”
“当时外公家在当地,是个大户人家,家境比较富裕。我母亲是老大,冯菊芬是最小的五妹。”王效农说,当时家里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开明的外公把几个儿女都送到了学堂读书。
在白塔埠小学读完书后,冯菊芬继续进入连云港海州中学读书。“当时,学校里很多老师都参加了共产党,海州中学也组建了党支部。1928年,18岁的小姨母,还有她的堂兄冯硕仁,就加入了共产党。”王效农说。
参加革命后,冯菊芬在家乡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经常在街巷、村庄张贴革命标语、散发传单,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和军阀,并以自己家庭的特殊地位,掩护中共东海县委的工作。“我的外公常招待革命者的饭食,并为他们在自己家开秘密会议提供方便。”王效农说。
数度入狱不改初心,青春芳华慨然赴死
“1929年6月1日清晨,小姨母和几名同志一起,正在我外公家中开会,突然遭到国民党的包围。敌人不仅以‘赤化嫌疑’抓走了小姨母,还把我外公也抓走,关进了清江监狱。被押期间敌人对小姨母刑讯逼供,坐老虎凳、喷胡椒粉等酷刑全用上了,要她承认加入共产党,并交代其他人员的行踪。小姨母几度昏迷,但坚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王其秦说。
“敌人费尽了心机,却没有得到任何口实。小姨母和外公被押半年多后,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王其秦说。
1930年春,冯菊芬由家乡来到上海,进入杨树浦江苏省委训练班学习。这年夏天,冯菊芬与刘瑞龙(化名李也萍)相识,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训练班结业后,冯菊芬被派到南京组建市军委机关。临行前,冯菊芬与李也萍互相勉励。当时南京处在白色恐怖之中,冯菊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受命。
不久南京地下党组织被敌人破坏,叛徒供出了冯菊芬等人。冯菊芬被捕,关押在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看守所。在狱中,她坚贞不屈。1930年9月4日,冯菊芬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0岁。
几经波折英烈遗骨回乡,村民自发筹款厚葬
“小姨母被杀害后,遗体由当地一位姓陈的大爷暂时看护。这位大爷目睹了小姨母的英勇行为,被深深打动,专门将她的遗体找出,运回家埋在后花园里。”王其秦说。
“1931年,家人查访到了陈大爷,将小姨母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家乡白塔村的村民们又筹了钱,把小姨母的遗骨重新装殓,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埋葬在了村后岭最高处,供后人祭扫凭吊。”王其秦说。
1990年,连云港在东海县重新修建安峰山烈士陵园。冯菊芬的灵柩被迁移到此处,园内还修建了冯菊芬烈士事迹展览厅。
1952年12月,刘瑞龙来雨花台凭吊冯菊芬,写下了“浦滨握别未六旬,噩耗惊传石头城。互勉忠荩非虚约,临危不忘自许名。慷慨就义全大节,坚贞不屈励丹心。大地回春酬宿愿,九州解放慰平生”的诗作。这首诗,至今还珍藏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小姨母就是我的精神力量”
“小姨母一个弱女子,却心怀家国大义,为了信仰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慨然赴死。她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王效农说,自己从小就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抗战时期,我们就读的学校被日军控制,连校长都是日本人。我给家里写信,不能当亡国奴,要出去上战场杀鬼子。”
十几岁的王效农怀揣一腔报国热血,就这样离开了家乡。1947年,他进入北方大学学习。自1948年起,他相继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云贵剿匪等,并于1949年入党,1950年被授予“一等人民功臣”荣誉。1950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获得朝鲜三级国旗勋章。
“上甘岭战役中,我在15军45师134团政治处从事宣教工作。亲眼看到炸弹丢下的转瞬间,活生生的战友就没有了,只能在石缝中看到残肢碎肉。在上甘岭的19天里,我每时每刻都在枪炮声、爆炸声中度过,但从来没有害怕退缩过。我每天都将一线实战的情况记录下来,发在部队的刊物上,歌颂英雄、激励士气。”王效农说,小姨母就是自己的精神力量,“酷刑、死亡,她从来没怕过。共产党员,就应该不怕死。”
本报记者 李子俊 通讯员 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