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至年初五南博每天接待观众超过2万人
过大年,逛博物馆成为新年俗
20日上午,离正式开馆时间还有15分钟,南京博物院的大门提前打开,早早等候的2000多人像洪流一样开始进场,心急的人加速跑起来。
“南博跑”,这是几乎每个节假日都会上演的一幕。跑在“第一方阵”的南京姑娘陈乐乐和两个闺蜜领票、安检、进馆一气呵成,趁着展厅里人少的时候,她们迅速跑到历史馆明代展厅,站到大报恩寺琉璃拱门前拍合影。
“春节前《国家宝藏》的最后一期,讲的是南博的3件国宝,而最后确定要故宫参加展览的,就是这件琉璃拱门”,陈乐乐告诉记者,“从外地一回南京,就约了小伙伴来拍照发到朋友圈‘秀’一把。”
“年初二观众人数2.3万,初三2.7万,初四2.4万,今天应该也会破2万,”南博社会服务部主任郑晶告诉记者,“因为雨天观众滞留,年初三南博难得控制了进馆人数。观众喜欢来博物馆我们高兴,但是人多了服务压力也剧增,这个春节我们有一种烦恼的幸福。”
2008年春节,南博全面免费开放,首日观众超7000人,如今南博日接待量的纪录已经超过3万人。院长龚良说:“2008年免费开放第一年,南博参观人数65万,而2017年南博共接待了近330万人,10年增长了5倍。物质生活好起来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自然会高起来,南博观众增长其实是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如今,逛博物馆已经成了一种新年俗,早在2016年全省博物馆接待海内外参观人数就超过8000万人次,相当于全省居民人数,并且在以每年1000万人次的数量增长,而狗年第一个观众爆棚的“博物馆季”无疑就是这个春节长假。
尽管有阴雨天气影响,但春节长假期间南京城墙每天仍然接待了1万名以上的登临者。这样的人气,很大程度上因为博物馆有了一种更有趣的打开方式。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书记曹方卿告诉记者,配合春节,南京城墙联合社会力量在微信和支付宝上推出了派送红包活动,同时推出了“福娃拜年”小程序,手机用户上传自己的头像就可以生成一张照片,秒变福娃站在挂着春联的城门前,再用这张“帖子”给亲朋好友拜年,小程序就实现了“病毒式传播”。曹方卿说:“派红包和福娃拜年都是宣传南京城墙的方式,通过手机传播,我们吸引到了上百万次的关注,博物馆的形象也变得时尚有活力。”
各种有趣的文创产品,为逛博物馆增添了乐趣。在苏州博物馆,文创商店里最受欢迎的是一款名为“唐寅泡”的袋泡茶,唐伯虎作诗、睡觉、袒胸露腹的形象被卡通化,再配上图文版《唐伯虎小传》,使喝茶这件事变得风雅有趣起来。文创部副主任蒋菡告诉记者:“去年苏博以200万观众数创下了1500万元文创销售额,挣钱不是做文创的目的,但是它可以衡量博物馆受欢迎程度,每个爆款文创都是博物馆的一张名片,使一座文化的殿堂变得有趣、时尚起来。”据悉,我省博物馆文创联盟已经集聚了数千款文创产品,它们成为博物馆的延伸,使传统文化元素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用匠心传递历史背后的精致与悠长。
作为馆藏资源并不算丰富的县级博物馆,宜兴博物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于春节推出了收费大展《龙凤呈祥——清帝大婚庆典展》,通过百余件(套)文物展现了皇帝大婚的隆重与奢华,仅年初二和年初三就吸引了千余名观众。通过联合办展和借展,南博的养心殿大展、苏博的梅景传家特展、镇江博物馆的宁镇扬考古成果展、扬州博物馆的列支敦士登邮票展等都成为陪伴观众过年的特色展览。
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车宁说,我省是全国率先实现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省份,国家文物局的统计表明,我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全国第五,参观人数却位居全国第一。今天的博物馆,展览、社会教育、线上互动等服务手段越来越丰富,逛博物馆成为新年俗就是这种发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