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寄人篱下”到“自立门户”
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
南报网讯(记者 张源源)生活在长江的江豚不再“寄人篱下”,获得科学正名“升格”为独立物种。本周,国际著名的nature子刊《自然-通讯》发表了一项由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多个国内外机构完成的报告,认定长江江豚的独立物种地位。这意味着中国特有物种再添一员。
南京是全国唯一可以在城市中心看到长江江豚的城市。长江江豚俗称“江猪”,是生活在长江里的一种小型鲸豚类哺乳动物,体重约50—70公斤。天气晴好时,站在南京下关江边,就可能看到江豚在水中跳跃翻飞的身姿。江豚与南京历史渊源颇深,东晋文学家、科学家郭璞在《江赋》中就提到江豚——这是“江豚”一词最早出现的文献。
继白髂豚功能性灭绝后,长江江豚成为长江里仅存的鲸豚类动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目前被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准进行保护管理。
以往的生物学分类中,长江江豚长期“寄人篱下”,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亚种。窄脊江豚分布在台湾海峡以北的亚洲广阔区域,包括东海、黄海、日本海等地,并非中国特有。但长期的研究表明,除了长江江豚之外,所有其他江豚都生活在海洋中。
为什么长江江豚可以在淡水中生活?长江江豚和“近亲”们生活环境的显著不同,是不是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物种上的区别?
带着这样的疑问,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光和他的研究团队多年来对长江江豚的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研究。杨光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将长江和中国沿海不同水域的49只江豚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长江江豚与海洋江豚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已形成独立的进化支系。这证明长江江豚不再是窄脊江豚的亚种,而是一个独立物种。
曾有观点称,长江江豚只是一个亚种,即便灭绝了,还有海里的亚种生存,这个物种并不会灭绝。新的研究发现推翻了这一说法。如果长江江豚灭亡,一个物种就将彻底消失。杨光教授表示,长江江豚与海洋江豚的显著分化及其独立物种地位的揭示,将进一步凸显长江江豚在长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中的旗舰物种地位和极为特殊的保护重要性。
杨光介绍,受沿岸自然湿地消失、渔业资源匮乏、水质污染、航运交通、违法捕捞等影响,目前长江江豚野外数量急剧下降,数量仅有1200—1500头左右,已经少于大熊猫,并以每年5—10%的速度下降,保护长江江豚迫在眉睫。
追江豚的人:11年拍摄图片过万张
市民武家敏是“老南京”,也是在长江边“追”江豚的人,他利用业余时间观察和记录江豚的生活,不知不觉已有11年。期间他拍下万余张江豚生活照片和众多视频,还发现了一套江豚出没的规律。
武家敏此前一直居住在靠近长江边的老下关地区,谈到“拍江豚史”,武家敏说“结缘”是在2007年秋天。一天,他照例站在单位办公室阳台,用望远镜观看长江大桥风景,意外发现大桥桥墩旁的江面上有几个“黑东西”一起一伏。“虽然在江边生活多年,但这个东西以前没有看到过,我就特地跑到江边看,这几只黑脊背的‘大鱼’是什么东西。”武家敏说,好在有渔民告诉他那叫“黑江猪”。回来一查,原来它的学名叫长江江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数量日益减少。此后,武家敏开始有意关注老下关长江水域的江豚。一有空,他就骑上摩托车,在长江大桥与三桥之间的江岸线上奔跑。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关注就是11年,拍下了万余张江豚照片和视频,详细记录了这些“长江精灵”的生活。
“追”江豚这么多年,武家敏总结出了与江豚相遇的“规律”,每年三四月份是活跃期,早晨江豚喜欢出现在长江大桥与老江口一带,中午就转移到下关电厂旧址水域;晚上,江豚最喜爱在长江中的潜洲岛附近“休息”。不过,江豚的出现跟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也有关系。“要想让更多的江豚得以在长江南京段‘安居乐业’,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精力去保护它们。”武家敏说。
本报记者 张源源
链接
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大事记
2014年4月,南京市政府决定成立长江南京段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协调小组。
2014年9月,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5年2月,南京市全面启动长江渔民转产上岸工程。
2015年6月,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划入省级生态红线区域。
2015年7月,南京江豚保护协会成立。
2017年4月,南京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启动。
2018年2月,南京市出台《南京市长江岸线保护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