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南京的民警,帮我找到了失散52年的表舅。这几天,表舅和家人带我在南京游玩,我们一家终于团聚了,我也了了母亲的心愿……”今日上午,重庆市民王永庆老先生哽咽着告诉记者。
七旬老人求助派出所寻亲
4月19日下午1时许,秦淮公安分局五老村派出所来了一位戴着老花镜、穿着白衬衣的老人。老人告诉民警,自己叫王永庆,今年已经72岁了,为了圆母亲生前的心愿,这次专门从重庆过来寻找母亲的表弟,也就是自己的表舅冯迎年。
民警了解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王老先生家和其表舅家一起从南京跑到了重庆。那时候,王老先生的母亲才14岁,表舅还不到一岁,可以说表舅是王老先生的母亲从小带到大的,所以感情十分浓厚。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老先生的表舅一家迁回了南京,但他的母亲却因为在重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孩子还太小,走动不是很方便,于是准备过两年再迁回去。可谁知,两年后又陆续有了几个子女,就这样,与表舅一家一别就是20年。
由于母亲很是挂念这位表舅,所以为了圆母亲的心愿,1966年,王老先生先行来到南京寻找表舅。还好表舅家的位置当时没有改变,王老先生很快就找到了他,两人还一起游玩了南京的很多景点,并相约以后要经常联系。
回到重庆后,王老先生准备抽个时间也带母亲去南京和表舅见上一面,然而遗憾的是,几年后母亲就去世了,两家人也因为搬家、通讯不方便等原因中断了联系,这也成为了王老先生心中一道过不去的坎。“母亲临走时,还再三交待我说要代她再去看看表舅。”
看着王老先生因此整日愁眉不展,十几年前,王老先生的弟弟也来南京找过表舅,但却没有找到。如今,52年过去了,寻亲的想法仍然萦绕在王老先生的心头,于是趁自己现在还能走动,4月17日,王老先生一个人来到了南京,2天以来,寻访多处却都没有找到表舅,因此老人有些焦急,也有些难过。
民警相助亲人团聚
民警徐春燕根据王老先生提供的姓名,在户籍管理系统进行搜索,然后将搜索出来的信息与他进行核对时,却发现都不是他要寻找的亲人。看着老人焦急的样子,徐春燕很是不忍,于是继续陪着他聊天,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徐春燕发现他在南京还有另一相关亲属这一重要信息。
“户籍信息有登记社会关系,所以我赶快通过平台查找这一亲戚的信息。下午2点多,通过这名亲戚找到了一名老人,他的信息与王老先生提供的其他信息都很相符,很可能就是王老先生的表舅,只不过他的名字是冯连春,和王老先生之前提供的名字‘冯迎年’差距可不小。”徐春燕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确认对方身份,徐春燕拨通了冯老先生的电话,当问到是否认识重庆的王老先生时,他赶紧说认识认识,并让王老先生就在原地不要动,他马上就到派出所来找他。
下午3点左右,头发花白的82岁老人冯老先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派出所。虽然已过去了52年,但两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颤巍巍地握了握手后,两人的眼眶里一下就蓄满了泪水,然后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圆满完成母亲心愿
“我与表姐一家的感情一直都很深厚,我也曾到重庆去寻找过表姐,但因为表姐家地址的变动,也没有找到。表姐走了这么多年,我到现在才知道,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所幸,有生之年我还能与表姐家的亲人见面。”冯老先生说,这次他要好好带着王老先生在南京游玩,如果有机会的话,他还想到重庆去看看表姐家的亲人。
“之前已经找了两天,都没有找到,我以为这辈子也见不到表舅了,急得吃不下饭,却没想到在民警的热心帮助下找到了,感谢民警,太感谢了!”王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因为年纪大了,记错了表舅的名字。“民警当时完全可以给我说,没找到符合条件的‘冯迎年’,她的工作也完成了。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她通过寻找其他信息,最终帮我找到了表舅,圆了我母亲的心愿。我要为她这种认真负责、为民服务的精神点赞!”
本报通讯员 秦公轩 黄月 本报记者 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