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逐年上升
检方加大打击力度,专人专职挂牌办理
南报网讯(通讯员 雒呈瑞 记者 许震宁)案件数逐年上升,打击力度逐年加大;侵犯商标权的案件占90%以上;犯罪手段呈网络化趋势,犯罪成员间呈家族化倾向。今天上午,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检方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服务保障创新名城建设的有关情况。
2017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两类犯罪案件164件,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204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296件,依法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611人;立案监督5起案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12件。
去年以来,市检察院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市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科技创新犯罪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相关事宜;推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专人专职化办理、重大敏感知识产权案件挂牌办理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案件专家咨询等服务咨询保障监督平台。
全市检方先后开展打击“假美容针、假药、假冒伪劣产品、毒猪蹄”等专项行动,打掉团伙窝点27个,消除违法犯罪利益链条17个,办理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挂牌督办的赵某等10人利用互联网开店销售假冒“性保健品”案件。其中,雨花台检方办理的“南京科鲁斯压缩机公司非法侵犯商业秘密案”,去年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副处长张莉介绍,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案件数逐年上升,打击力度逐年加大。从审查逮捕知识产权案件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数量来看,2015年为59件,2016年为97件,2017年为164件,年上升幅度在66.7 %左右。这一数字也表明,检方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
从知识产权类案件罪名分布来看,侵犯商标权的案件占90%以上;
犯罪手段呈现网络化趋势,利用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我市已查处多起通过网店、微店、朋友圈的方式销售假冒伪劣名牌皮鞋、箱包的案件;
共同犯罪现象突出,犯罪成员分工明确。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中,共同犯罪人数占总人数的75.7%,部分网店组织者、经营者、店员、小工等层级分工明确。部分案件成员间呈家族化倾向,犯罪嫌疑人之间存在夫妻、父子、叔侄、兄妹等关系。
犯罪后果较为严重,且危及人身健康。一些犯罪嫌疑人大肆生产、销售假冒知名商标的伪劣烟酒、假冒化妆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