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桥北这家小区最近“火了” 业主发声明要求二手房集体提价
提价幅度高达1万/┫,中介表示这是“一厢情愿”
许久没什么动静的南京桥北楼市,近日因一封《意见书》被卷入了风口浪尖,而处于风暴口的,正是桥北片区的一家老盘——明发滨江新城。扬子晚报记者获悉,这个小区的部分业主拟订了一份《告明发业主同志意见书》,要求“从今年5月1日起,所有业主的二手房指导报价”往上提升7000元-10000元/┫不等,联手抬高小区的二手房价格。对于这份《意见书》,多数中介人员与楼市专家认为有点一厢情愿,而该小区目前的成交价尚未发生明显变化。
为何提价?《意见书》给出两大理由
为何要选在此时提价?提价的理由又有哪些呢?扬子晚报记者从网上流传的这份《告明发业主同志意见书》中看到,署名为“明发业主权益联盟委员会群主”明确表示,明发滨江新城一期、二期、三期共有业主2077户,此次提价已经于今年4月10日达成共识,提价的理由主要有两条。
首先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更替,引入爱涛、紫竹两家物业公司后,该小区的管理水平已有较大改进,小区卫生、安全水准大幅提高,《意见书》希望业主“提高自信度,切忌妄自菲薄、自贱自贬”;其次,明发滨江新城两年来的二手房价均无变化,而实际性价比远远高于当前二手房价,提价行为是为了“保护业主财产不被少数贱卖急卖业主之自损之行为侵害”。
对于提高报价后的具体幅度,《意见书》也做出了详细规定,包括“一居室29000-30000元/┫,二居室28000-29000元/┫,三居室28000-28500/┫,四居室28000-28300元/┫,顶跃25000-27000元/┫,一线江景房29000-30000元/┫”。
对比现有报价,上涨7000元-10000元/┫
扬子晚报记者在链家、安居客等多家平台上查询到明发滨江新城最近的二手房价格,发现目前该小区的整体均价为21000元/┫,跟这份《意见书》所倡议的价格相比,房价的差距竟然接近10000元/┫。比如在链家上显示的一套140平方米的四室户型,今年1月份的签约价格为20010元/┫,比《意见书》“低”了8000多元/┫;一套两室的房型单价为18000元/┫,也比《意见书》中的倡导价便宜了近10000元/┫。
再来看看明发滨江新城周边小区的二手房报价,价格较高的有旭日爱上城,房主报价在21500元-27500元/┫之间;旭日上城的房主报价则在24000元-26000元/┫左右。同处桥北板块的苏宁威尼斯水城、天润城由于项目体量较大,二手房的报价相对偏低一些,普遍在20000元/┫出头。
中介不看好:大幅提价不现实
扬子晚报记者在365淘房的二手房板块搜索到明发滨江新城一套89平方米户型的房源,这套二手房来自南京一家大型中介的滨江广场店,该门店的胡经理告诉记者,她也听说了小区业主打算集体提价的事,不过该小区当前的成交价并无变化。
“听说了,前几天有人告诉我要提价,自己上网看了看,感觉像是起哄吧。”胡经理表示,不可否认的是,明发滨江新城过去的二手房价格一直不高,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物业管理不太给力,小区房源量较多、供应超过需求等,她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这个小区的卖房人以换房的居多,多年前首次置业后,最近有改善居住的需求了,所以拿出来挂牌,“类似的情况不少,如果你的挂牌价太高肯定卖不掉,卖不掉的话就换不了房,所以多数业主还是比较理性的。”胡经理说。
看到《意见书》中的倡议“房价”,胡经理连忙表示“这也太高了吧”,比周边小区高出5000元-10000元/┫,谁还会买你的房子呢?虽然物业管理有改善,整体环境也有所提升,但是桥北区域毕竟不是供不应求的板块,在供应量偏大的现状下,大幅提价不太现实。
联手抬价
或影响正常秩序
在南京一家二手房平台上挂牌的刘先生是明发滨江新城的业主,扬子晚报记者以买房人的身份跟他取得了联系,当听到问起《意见书》的话题时,刘先生似乎不愿多谈,“是有这么回事,但是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当记者希望刘先生帮忙拉进业主的网络群组时,他也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刘先生说,他的这套89平方米的房子挂了两个多月了,现在的报价是24000多元/┫,因为要换房,他打算最迟在6月份一定要卖掉,至于价格,他表示不会如《意见书》中那样上调,“别人都不提,你怎么卖呢?”
在采访中,多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业主的提价要求,即便有人要提价,他们也会“好言相劝”,毕竟整体市场环境在这儿摆着,联手提价的基础并不牢固。
《意见书》提价的“底气”究竟何在?楼市专家认为,此举更多的是反映出桥北部分小区的焦虑心态,南京房地产市场经历过去两三年的突飞猛进后,河西、江北等板块的房价噌噌上蹿。比如同样是在江北,珠江镇板块的正荣润江城、雅居乐滨江国际等小区的二手房价格已经站上30000元/┫的关口,而桥北板块经过多年发展后,房价似乎难现上涨空间,至今仍维持在20000多元/┫的水平线上,因此部分业主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联手抬价有可能影响正常的交易秩序,而且也很难获得中介等机构的认可。更为关键的是,即便提升报价,买房人也会货比三家,如果没人埋单,到头来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