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 (记者 张源源) 尼泊尔时间2018年4月25日上午10点,加德满都,25岁的南京小伙李志鹏接过由尼泊尔国家旅游局、中尼媒体协会联合颁发的“2015年尼泊尔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证书。时隔3年,当地政府以此对曾经提供援助的志愿者表示感谢,当天,共有10人获此荣誉。
3年前,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居民受灾严重。看着新闻报道中断壁残垣的画面,年轻的南京大学生李志鹏踏上异国公益之路。
当时,不少民宅已成废墟,当地人只能挤在简易帐篷度日。跟当地志愿组织对接后,李志鹏随即参与赈灾,后来又辗转联系多所尼泊尔受灾学校,进入学校做义工。当年6月,完成第一次志愿服务的李志鹏回国,简单休整后再次出发,自费赴尼泊尔,前后在当地服务了50多天。
3年后,李志鹏已是江宁区团区委工作人员。今年3月,他收到中尼媒体协会主席杜鲁巴·鲍德尔寄来的邀请函。邀请函称,感谢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后参与救援和重建的中国志愿者,特邀请代表重返尼泊尔。该活动得到了尼泊尔国家旅游局和加德满都市政府的支持,尼泊尔和平重建部门、儿童和社会福利部门的高层领导官员也将参会。
4月24日,李志鹏从南京出发,经10余小时转机飞行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当晚,李志鹏和其他中国志愿者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泰米尔区的一家中华面馆。
在这家特殊的面馆里,志愿者们彼此拥抱、敬酒、畅谈,十分激动。
“这家面馆的老板是中国人,大地震后曾向社会免费提供饮食,老板本人也积极投身救援行动。当时,身处尼泊尔的中国人纷纷尽己所能救助灾民,很多饭店、酒店都免费提供食宿。中国人的无私精神在这场灾难面前体现得格外明显。”李志鹏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
李志鹏说,3年前的尼泊尔公益之旅,让他对“幸福”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受强震影响,当地很多旧校舍已成危房,孩子们只能在砖头拼成的“大车间”上课,面对恶劣环境,不少孩子的“幸福感”相当强,脸上始终天真烂漫。3年后的尼泊尔之行,又让李志鹏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志愿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大地震后,飞往尼泊尔的飞机上只有不到10个人,我是唯一的外国人;3年后再来,飞机上座无虚席,有不少是集体出游的旅行团。看到当地建筑重新拔地而起、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每一个‘故地重游’的志愿者都感受到了极大幸福。”李志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