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今年五月一日,水西门秦淮河边的赏心亭仿古建筑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宋代的南京名胜,再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近日,有读者告诉“老南京”版,其实除了这座高大的赏心亭外,在其南侧,还有一座小小的赏心亭。为什么会出现两座赏心亭呢?它们都是仿古建筑,到底哪一座才最接近历史的原貌呢?
一大一小两座赏心亭
水西门外,秦淮河边,新建的赏心亭是那一带最为醒目的地标建筑之一。赏心亭建筑群由主楼和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仿宋代建筑风格,以白墙、红柱、灰瓦为主色调,主楼明三层暗五层,八角重檐攒尖顶,高24米;裙楼为歇山顶,高9米,整组建筑高耸挺拔,错落有致。
仿古建筑赏心亭建设了多年,今年5月1日才对外开放,其功能定位为旅游集散中心暨老城南历史文化展示中心。
“其实,除了这座赏心亭之外,这个景区内还有另一座赏心亭!”南京历史爱好者孙先生日前告诉“老南京”版。这座“赏心亭”略小,位于赏心亭仿古建筑群南边200米处,是两座连在一起的凉亭,亭子飞檐翘角,两侧还有长廊。亭子檐下的横额上也写着“赏心亭”三个大字。两座亭子重叠在一起,在总统府煦园中也有类似的亭子,建筑上学名叫做“鸳鸯亭”。
在这座小赏心亭旁边,还有南宋诗人陆游、词人辛弃疾的雕塑,以及他们吟咏赏心亭的诗篇景观。
“走红”的年代是在宋朝
为什么会出现两座赏心亭?记者了解到,其实,这两座都不是古迹,而是近年来复建的仿古建筑。其中,小赏心亭建造的年代还要更早一些。“两座仿古建筑赏心亭,哪一座才最接近历史的原貌呢?””孙先生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赏心亭的历史,这是一座因为文人的诗文词章而千古留名的南京名胜。
南京文史研究者刘小平告诉记者,赏心亭走红的年代主要是宋代。据史料记载,赏心亭始建于南朝梁代,为散骑常侍徐陵所建,后毁于兵燹。宋大中祥符九年,丁谓出任建康(南京)知府,重建赏心亭,使其成为当时南京城西的一处名胜。
《六朝事迹类编》等文献记载,赏心亭内屏风上悬挂有唐代著名画家周舫的名画《袁安卧雪图》。此画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丁谓家的旧藏; 一种说法是宋真宗所赐。丁谓来南京上任前,宋真宗御赐他《袁安卧雪图》,并叮嘱他要在南京选一处风景绝美的地方悬挂此图。丁谓选中了赏心亭,此画悬挂在赏心亭内的屏风上,场面蔚为壮观,观者如堵。
其实它是建在城墙上的亭子
赏心亭曾被誉为“金陵第一胜概”,其知名度的流播,和宋元时代诸多文人在此留下传颂千古的诗篇有直接的关系。苏颂、王琪、刘挚、曾极、韩元吉、王冕、李之仪等诗人都有吟咏赏心亭的诗作。苏轼《渔家傲?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陆游《登赏心亭》、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是写赏心亭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
历史上那座赏心亭早在元代就已经灰飞烟灭了。刘小平说,根据南宋《景定建康志》等史料:“赏心亭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据此可知,赏心亭其实是一座建在城楼上的建筑,楼下是城墙,城墙下是秦淮河,站在亭中,可以俯瞰远眺。
据介绍,上水门是宋代南京的城门,是明代水西门的前身。“历史上的赏心亭是位于城楼上的,但现在仿古建筑赏心亭都是建在平地上的,不过,历史位置应该相距不远。”刘小平说,由于建在城楼上,位置很高,因此宋代还当过“灯塔”,白日挂旗,夜晚掌灯,对秦淮河的水上航道非常重要。
赏心亭还曾被用于祈雨。史料记载,南宋嘉定丙子(1216)大旱,禾苗枯槁,江东转运副使真德秀曾经于赏心亭祈雨,神奇的是当天就降下了小雨。
外观是一座巨大的“危楼”
宋代的赏心亭又是什么样子呢?南京文史专家严中在所著《金陵百谜》中撰文指出,宋代赏心亭应该是一座巨大的“危楼”,也就是外表像亭子的高楼。其证据可以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找到。
辛弃疾写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由此可知,赏心亭不会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凉亭,也不会是“鸳鸯亭”样式,而极有可能是建在城头上的高楼。
如今的水西门广场上复建了两座“赏心亭”,有学者认为,两相比较,今年5月1日开放的赏心亭建筑群高大雄伟,可能更接近历史上赏心亭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