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鸭血粉丝汤并非南京传统小吃”,日前,“老南京”版的官方微信“石头史记”推送一篇这样的文章,抛砖引玉,引起了很多“老南京”人的讨论。很多人回忆,鸭血粉丝汤很可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才被“发明”出来的,称其为“南京传统小吃”不合适,但可以称之为“改良了的南京小吃”。
溯源
南京人喝的本来是鸭血汤
秦淮小吃甲天下,“鸭血粉丝汤”如今俨然成为南京小吃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外地人来南京玩,不会忘记的是要吃鸭血粉丝汤,在夫子庙、老门东等旅游景区,也开设了很多鸭血粉丝汤店,几乎家家生意不错。
不过,一些“老南京”告诉记者,在他们记忆中,南京人过去吃的是鸭肠汤或者鸭血汤,而不是鸭血粉丝汤,这“鸭血粉丝汤”是近二十年左右“发明”出来的小吃,“年龄”绝对不大。“我记得很清楚,鸭血汤里面加粉丝,肯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记者熟识的老城南人赵老这样说。所谓的“传统小吃”,无疑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按照这个标准,鸭血粉丝汤绝对称不上是“传统小吃”。
鸭血粉丝汤不是传统小吃?这个说法有点“惊悚”,要知道在人们的印象中,鸭血粉丝汤绝对是“南京传统小吃”的代名词啊?!
回忆
鸭血汤是南京人的“下午茶”
“老南京”版的老读者贾建华曾经给我们投稿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朱雀路(太平南路)和建康路交会的地方,就有好几家卖鸭血汤的。小小的门面,放一两张桌子。靠门边摆个煤球炉子,炉子上一口又大又深的钢精锅。锅里盛着切成小方块的鸭血,和一锅滚烫的鸭汤。炉旁的小桌子上,有个两层隔挡的小碗橱,分别盛放着卤制好的鸭心,鸭肝,鸭肫,鸭胰白,鸭肠等原料。
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小店就开始上生意了。来了顾客,摊主就用剪子,把鸭心、鸭肝、鸭肫、鸭肠依次剪成小块,倒入一竹漏勺中,放进滚开的鸭汤里浸烫片刻,取出倒入碗中。再捞上一勺鸭血块,加上滚热的鸭汤,加上作料、蒜花,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血汤就成了。
赵老回忆说,这段往事说得不错,当时,老南京人吃鸭血汤,还要就着酥烧饼吃。鸭血汤和酥烧饼,肯定是“绝配”。另外,那时的鸭血汤或者鸭肠汤并不是一日三餐主食的食物,而是老南京人吃“下昼”的美味小吃,这“下昼”,有点类似“下午茶”,是人们下午劳作累了临时填肚子的。
讨论
加粉丝是1980年代后的事
《鸭血粉丝汤根本不是南京传统小吃,它可能就是个“80后”》,“石头史记”推送了这篇文章后,立刻引起了热烈讨论,后台的留言超过了80条之多。微博“@南京发布”也进行了转载。
南京著名相声演员、南京白话非遗传承人丁少华说,鸭血粉丝汤不算“老南京小吃”,鸭血里面加粉丝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情。
“云中漫步”说,上世纪70年代,他在南京读书,那时候的鸭血汤中肯定没有粉丝。“陌生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上小学,清楚记得当时学校门口卖的是“鸭血汤”,系指甲盖大小的鸭血、鸭肝、鸭肠等,的确无粉丝,加粉丝是90年代的事情。“阿澄”则回忆说,南京鸭血粉丝汤可能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明瓦廊手工业商场背后有一排小房子,有一家率先在鸭血汤里加入粉丝。
“康师傅”则回忆说,鸭血粉丝汤可能是从镇江流行开来的。“门东三太爷”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粉丝是紧俏货,过年过节凭粉丝票才能供应,鸭肠汤里是不会有粉丝的。
“石头史记”粉丝们的回忆略有不同,但大体一致:鸭血粉丝汤并非南京传统小吃,它的“前身”是鸭血汤或者鸭肠汤。
真正的鸭血粉丝汤的出现,可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事情。“其实,我们完全将鸭血粉丝汤称为‘80后’或者‘90后!’”在“石头史记”后台,有粉丝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传统小吃也要顺应时代发展
在微信后台,有朋友这么评价,鸭血汤是南京人吃“下昼”用的,其特点是精细、少量、可口,而加入粉丝后,就变身为“填饱肚子的正餐食物”,失去了原有的优雅。
记者倒认为,加入粉丝未尝不好,这使得一道休闲小吃,成了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全国推广的美食。南京拥有很多传统小吃,毋庸置疑,这些小吃都是适应旧时南京人的口味而诞生的,有的如今甚至已成为非遗项目。
时至今日,面对纷至沓来的中外游客,南京传统小吃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让更多人喜欢,在保留原有口味的前提下做点适当改变肯定是必需的。试想一下,如果鸭血汤或者鸭肠汤一成不变,它可能早就消亡,成为记忆中怀旧的美味。
加入了粉丝,也就给鸭血汤这道老南京小吃以延续传承的新鲜生命力。所以,虽然称鸭血粉丝汤为南京传统小吃不合适,但不妨称之为“改良了的南京小吃”。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