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要开学了,最近南京不少小学开始了新生家访。家访会问些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许多新生家长并不了解,有些孩子将升小学的家长很感兴趣,这两天,记者跟随建邺实验小学的老师一起去家访,来为家长揭开家访的神秘面纱。
但是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学校将面对面的家访变成“线上家访”,对此,教育专家殷飞并不赞成。
家访都有啥?和家长聊天,请孩子讲故事
8月24日,记者跟随建邺实小一年级班主任吴老师去两户新生家庭家访。下午3点多,来到小男生文文(小名)家,文文的爸爸姚先生此时已经等在家中。一走进房间,老师就和姚爸爸聊起天来。“墙上这些画是孩子画的吗?”“是的,是他画的,他一高兴就喜欢画。”
聊天中,吴老师询问孩子平时谁照顾比较多一点,孩子由谁接送等问题,姚爸爸介绍了一下,健谈的他还表达了对孩子教育的一些看法。此外吴老师还问了姚爸爸,家里有没有为孩子准备书桌,记者看到,房间里有书桌,但还没有整理好。除了和家长聊天,整个过程中,吴老师也一直在和文文说话。她请文文把上学的书包拿来,介绍一下自己有哪些文具,然后再整理好放进去。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叫文文把最爱的一本书拿过来,请他讲一段书里的故事。文文开心地给老师讲了《父与子》中的一个片段。
下午4点多,来到小女生妞妞(小名)家,妞妞的爸爸和妈妈全都在家。吴老师照样和他们聊天,了解家庭的一些情况。听说他们给妞妞准备了书桌,还特意到房间里看了看,并且让妞妞坐上去问她高度是不是舒适。整个过程中,老师花了不少时间和妞妞说话,妞妞不像文文活泼,但她认字更多,给老师讲了一整本绘本,是关于鳄鱼和长颈鹿相爱的故事。
为啥要家访?了解家庭氛围和孩子习惯
学校为什么要组织家访?吴老师介绍,家访主要是为了了解家庭的教育氛围和孩子习惯,比如,和孩子父母聊天,看是谁在照顾孩子比较多,她指出,这里面比较核心的是孩子的习惯,包括简单的物品整理、待人接物的文明礼貌等。“孩子的习惯比较好,有利于更好地教学,因为习惯好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能够很快步入正轨,可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不过吴老师也介绍,对于有些热门小学来说,家访的目的就不太一样,主要还是查看孩子符不符合入学条件,比如房产证的归属问题、户口本是否一致、家庭是否实际居住等等。
提醒 别刻意,但要做好物质准备
“家长了解了家访的内容和目的,但一定不要刻意去准备或者迎合。”吴老师介绍,家访就是家庭来了一个观察者,要认识到孩子的日常,家长如果掩饰的话,孩子也会掩饰,那么就无法掌握到真实的情况。况且,开学前的家访绝不是一锤定音,不过是长期沟通的开始。
她指出,像文文和妞妞,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入学前学习,一个不仅学了,阅读能力已经比较好,但两者并不存在谁好谁坏,因为孩子本来就不同,有的愿意学有的不愿意。“从多年教学观察来看,入学前适度学习是可以的,过度学习反而不利,会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
不过她也指出,倒是希望家长物质准备充足一点,比如孩子自己的书桌。“这个比较重要,不是学校能提供的,有了书桌,可以锻炼孩子自理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融入小学生活。”
趋势 家长担忧隐私,有学校改网谈
但在新生入校之前,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欢迎学校家访,有的家长觉得这是侵犯了个人隐私。学校在开学前后是否会家访的问题上,仿佛也是因人而异。鼓楼区某小学校长刘先生(化姓)告诉记者,即使开学后学校开展家访,也并不是每一家都会去,因为有的家长不愿意让老师到家中去,宁愿自己来一趟学校。面对这种情况,校方一般会采用“线上家访”的形式了解孩子情况。“总不能不家访啊,老师应该了解孩子家庭状况的,但是有的家长不答应老师到家里去,因此无奈之下只能采取这种形式。”刘先生告诉记者。
专家 家访无法替代,家长应配合
“家访太有必要了,绝对不能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学生在体育课上跑步猝死,学生在学校跳楼寻短,类似的事情我们并不陌生,如果学校老师对孩子家庭状况有足够了解的话,这样的情况能够减少很多。”
殷飞说,家访是家校合作的常规方式,是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方法,家长应该配合,否则不利于孩子成长。“家长可能觉得很多事情是自己的隐私,不想向老师透露,这是不对的,很多家庭的因素,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而老师只有直观地感受孩子的家庭状况,父母婚姻情况,才能走进孩子内心,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最终正确教育他。但是老师也要和家长有保密协议,一些比较隐私的事情不能外传。”殷飞说。
老师采用“线上家访”的形式是否可行呢?不行!殷飞说:“家访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老师有直观感受,‘线上家访’ 其实失去了最重要的环节和意义。”
□金陵晚报记者 董自正 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