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机耕道通到了家门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撂荒地成了连片田……在位于六合区西部的程桥街道,占地万亩的高标准农田一眼望不到尽头。种植大户刘强刚承包了这里1500亩的良田,去年他首次尝试全部种植了粳稻。
刘强刚种植水稻品种的变化,是六合区种植结构重要转折的缩影――2016年,六合区水稻种植面积43.83万亩,其中粳稻22.19万亩,籼稻21.64万亩,粳稻种植面积首次超过了籼稻。
这一变化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种植结构的改变又给农户来带了什么?记者昨日深入六合的田间地头一探究竟。
种植习惯和地形掣肘“籼改粳”
粳稻脱壳后就是大米,口感软糯,而籼稻就是我们俗称的杂交稻,口感也相对粗糙一些。在我市大部分家庭中,粳米都是饭桌上的主食,更为市民所接受。在市场上,粳米的销售价格高于籼米,且经过多年改良,粳稻的亩产也比籼稻高。
按照常理,产量高、效益好的粳稻应该是六合农民和种植大户的首选。然而,作为耕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农业大区,六合区在种植的水稻中,籼稻的比例一直高于粳稻。
“江苏是鱼米之乡,一直在提倡‘籼改粳’,但由于粳稻对用水量、土地肥力等要求相对籼稻要高,而六合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山岗地区,不利于灌溉。所以多年来,六合区‘籼改粳’成效并不显著。”六合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的种植习惯、销售渠道,也让农户们不敢放弃种植条件已经成熟、种植情况相对熟悉的籼米。如何改变水稻的种植品种,引导种植户种植粳稻,构建优质稻米产业链,成了摆在六合区农业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
田间配套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转机
转机出现在2014年。这一年,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等部门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要求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根据相关要求,六合区农业部门开始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土地进行整理,按照农业机械化的要求,提高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的层次,并实施灌区续建配套、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排水沟渠配套等项目。
随着一系列“沟渠路涵桥闸站”的建成,细碎的“烧饼田、油条沟”被整理成“田成方、渠成行、路成网”的良田,同时也在无形中推动了“籼改粳”。
“过去种植户习惯种籼稻,最主要的原因是粳稻用水量大,要不断地进水放水,而六合丘陵地貌较多,农业灌溉要经三四级提水灌溉,非常不便。”程桥街道农业科科长倪俭仓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了灌溉问题,提升了地力,为粳稻种植提供了保障。去年,程桥街道建设了2.8万亩高标准农田,与此相对应的是,街道辖区内粳稻和籼稻的种植面积比首次达到了6比4。
粳稻更适合机械种植,农户每亩增收650元
种植大户张立友在竹镇镇承包了2600亩地,其中有2000亩属于高标准农田。去年,张立友在这片高标准农田上全部种植了粳稻,其余600亩普通农田种植了籼稻。
“相比籼稻,粳稻的秧苗小,更适合机械种植、规模种植,对于大户而言成本更低。”张立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粳稻亩产可达1300斤,每斤约1.5元,每亩毛收入1950元;籼稻亩产1000斤左右,每斤约1.3元,每亩毛收入1300元。粳稻相比籼稻,一亩地可增收650元。
张立友说,每斤1.5元是稻子的价格,脱壳后的大米收购价每斤可达2.5元。今年,他还计划建设粮食烘干仓储中心,不再出售粳稻,而是直接卖自己品牌的大米。
“‘十三五’期间,全区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10万亩。”六合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农业部门还将以农民增产增收为任务,通过开展统一育秧、统一植保、统一施肥,加快示范、推广粳稻等优质食味水稻,推进优质稻米品牌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记者 朱晓露 姜静
通讯员 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