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民生

江北新区启动重要规划90余项 三大类33项已获批复

长三角城市网讯  昨天下午,南京江北新区举办城市规划编制成果汇编发布暨新区规划创新研讨会,发布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大类33项已批复规划。两年来,新区启动各类重要规划90余项,完成新区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50余项。其中体现出的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充分展现出江北新区作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新区,以“以人为本、宜居宜业”为第一准则,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新区的态度与信心。

“我们将以‘一张蓝图画到底’的使命精神,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地做好新区城乡规划,以专业的规划眼光和视角,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继续积极探索规划新理念、新方向,为江北绘就一幅“乐居乐业”的新蓝图。

生态先行,76%土地限制建设

在与江北滨江风光带闻涛广场一街之隔的大片空地上,从老山直接贯通到长江的“青龙绿带”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总长约7.5公里的“青龙绿带”建成后,相当于为新区核心区装上了“新风系统”,让风进得来,雾霾也能被吹出去。

倚老山、拥长江,滁河穿城而过,湿地环绕江滨,江北新区拥有优异的生态本底。基于此,“生态先行”成了新区规划编制中首先考虑的问题。

“整个南京江北的土地面积是2451平方公里,其中适建区只占24%,76%的土地限制建设。为了保护生态,我们通盘考虑,划定了1310.03平方公里的禁建区、506.7平方公里的限建区,适建区只有634.27平方公里。”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禁建区内禁止一切形式开发,把山水资源原封不动地保存;限建区内禁止和主导生态功能无关的开发,控制开发强度,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在珍贵景物、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

2015年7月7日,新区向社会公示首批10项规划成果,其中专门列出了《老山景区总体规划》。此后,新区又陆续编制完成了老山景区详细规划、绿水湾湿地公园概念总体规划、南京长江三桥生态廊道概念性策划及总体规划,启动了大厂―八卦洲生态廊道概念性总体规划、龙袍湿地概念性总体规划、江北新区绿色空间及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为新区城市绿地布局的优化和开敞空间、休闲绿地的营造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人为本,完成4个老城更新规划

在“生态先行”的基础上,江北新区所有的设计都强调“以人为本”,科学谋划城市建设布局。

日前启动实施的纬七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让人们再一次惊叹新区在公共服务改善上的不遗余力。为构建通达顺畅、内外衔接的交通体系,新区积极参与南京北站等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工作。据了解,规划在新区建设的南京北站,未来将和南京站、南京南站一起成为南京三大铁路客运站,预测2030年客运量为3600万人,与现南京站规模相当;马鞍机场为军民两用机场,机场等级为4E级,可起降各种大型飞机。而随着长江南京段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初步开通,新区已变成直接连通全球五大洋的海港,5万吨级海轮可全天候直抵南京。

围绕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和“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要求,新区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区养老等设施的布局,形成以社区为基础、与其他设施相衔接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同时,通过编制地下空间、排水、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进一步提升新区基础服务功能和承载力。

作为改善人居条件的重要环节,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也受到新区规划的关注。去年来,新区先后编制完成了六合雄州老城、大厂地区、桥北地区、浦口珠江片区4个片区的城市更新规划,引导老城区建筑物、街道立面以及周边环境的协调美化。围绕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要求,开展了江北新区住房建设发展规划、江北新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行动规划。

绿色低碳,一体化开发“地下城”

正在建设的江北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地下管廊,自从去年一期完工交付以来,就成了各地的学习样板,不停有各地建设者来此“取经”。它在国内首次将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燃气、雨水、污水、空调热力管、真空垃圾管9种管线,全部纳入约5米深的管廊内部,实现了对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等理念的综合运用。

“我们不但组织了一流综合团队承担编制任务,还邀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协会共同组成国际专家咨询团队,全程参与咨询论证。所以,新区的规划中有效落实了城乡规划新的理念。”该负责人说,不仅地下综合管廊,还有新区中心区CBD区域的地下、地上公共空间规划,都鲜明地体现出特色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的导向。

新区CBD区域的商业地块,规划面积约在20亩左右,长宽不超过120米,道路宽度一般为18米,这与国家对“小地块、密路网”理念的倡导不谋而合。新区CBD地下空间一期项目是一个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的“地下城”。这个庞大的空间将把管廊、交通、商业、轨道等在地下实现相连和整合,通过一体化开发,消除了不同地块、不同开发商、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全部壁垒,既减少了投资,又为今后一体化运营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提升行人的舒适度,“地下城”还将通过下沉式广场等形式,在地面以下3米、10米、15米处的步行空间引入“风、光、水、绿”,通过交互叠错的建筑设计,将自然风和阳光引入地下层,营造“地面感”。

通讯员 吴燕

记者 朱晓露 张璐 胡海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49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