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临床科室越分越细,不少病症、病因复杂的患者不得不“逐个科室跑、逐个医生问”,这是当下“看病难”现象之一。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卫计委、市中医院大胆创新,从临床科室设置、专家整合、流程布局等方面着手,在医院内部实施临床科室“大部制”改革,在全国率先搭建了“多专业一体化诊疗中心”,取得积极成效。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专题发文向全国推广,多次组织全国各中医院前来深度学习,并将之定义为“为全国提供经验,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今年76岁的陈女士患有眩晕症,严重时呕吐、耳鸣耳聋,过去就诊常因症状急、症状多,辗转于急诊科、神经内科、五官科等多科。市中医院“眩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中心”成立后,陈女士只需挂一个号,首诊医生立即与耳鼻喉科、针灸科、营养科、神经内科等多个专业医生一起会诊,老人在一张病床上就接受了手法复位、针灸、穴位贴敷、西医等一系列治疗,很快康复出院。“服务太好了!”采访时,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溧水的杨女士长期排便困难,久治不愈,且越来越严重,后在市中医院“便秘多专业一体化诊疗中心”治疗。住院期间,排除肠道肿瘤风险后,中心医生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便秘健康管理方面的康复方案,明确出院回家后,饮食方面的调整、康复训练等多种操作要点。“便秘病人住院治疗,仅仅是一个评估、诊断、治疗、健康指导的过程。根据国际上的诊疗经验,慢病管理更应重视居家的康复管理,指导他们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从预防治疗为主扩大到心理预防和社会预防,形成网络化的社区健康咨询和国内区域化医疗服务,而这也是便秘多专业一体化诊疗‘预防―诊治―慢病居家管理’服务模式的呈现。” 市中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丁曙晴表示。
截至目前,市中医院已先后建立了脑病、老年病、便秘等7个多专业一体化诊疗中心。
“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并不是各种方法的简单累加或随意组合,而是按照疾病链上下游需要,进行多专业组合、多技术融合和全流程汇合。”市中医院副院长樊志敏介绍,这一模式可让病人获得系统治疗、超前预防和细致康复随访,深受患者欢迎,仅2016年新模式试运行期间,到市中医院多专业诊疗中心挂号就诊的患者就超过了2000例。
市卫计委副主任王静告诉记者,上述多中心乍听起来与一些专病医院或专家会诊模式“音相似、形相近”,实际却有本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突出“一体化”内涵,对医院内部运行机制作了深度的创新改革。“人随岗走,把原先的‘专科人’变成 ‘中心人’,把阶段性、临时性的‘一次会诊’变成了长期的、标准的‘常态会诊’;同时配强中心负责人,由省级以上重点专科负责人担任中心负责人,其在职务对应奖金分配系数上等同于院级领导岗位,且对进入中心的专家人选有很大的话语权;另外,灵活管理科教研、职称评定等工作,赋予中心发展活力。在科教研方面,中心人既参加中心内的科教研活动,也参加原专业相关活动,科研课题项目共同参与等。”王静表示。
一张病床上完成多个科室专家的会诊治疗,不仅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还避免了多科室重复检查和治疗,实际医疗费用明显降低。从该院2016年随机抽取的132名脑梗塞出院患者的数据看,平均住院费比全市同级医院同类患者减少8280元,平均住院日缩短16天。调查还显示,各诊疗中心收治患者显效率均高于全市同级医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院内其他科室。另外,医务人员通过常态参加多专业学术和诊疗活动,开阔了视野,促进了诊疗技术和方法创新,医疗水平快速提升,影响不断扩大。
市卫计委主任孙家兴表示,多专业一体化的创新实践,为完善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探索了新的路径。“十三五”期间,市卫计委将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深化“健康南京”建设、打造“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顾小萍 通讯员 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