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间进入10月底,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南京的“三季报”里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有些什么背景?本报记者采访南京各大经济主管部门,为您剖析今年“三季报”的亮点。
“三季报”里看亮点
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激发我市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到创新创业大潮。记者昨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9月底,全市今年已新增企业约6.5万户,全市实有企业总数已达58万余户,比去年底增长12%左右;全市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总数已达107万余户。
今年8月,浦口区市场监管局成功发出该区第一份“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营业执照。“点点鼠标,就把营业执照办好了,太方便了!”拿到这份执照的南京启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说。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银行系统进行个人身份认证,通过申请人外网申请、登记人员内网审核、内外网数据交换并反馈审批结果,最终实现全程“不见面审批”的新模式。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不见面审批’,正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南京今年还推进了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改革,“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放开企业名称库、实施名称自主选择,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全面完成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办结等。
这一系列改革大大降低了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注册登记更加便利化,广大市民的创业热情被充分激发。“我是在自己擅长的心理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方面创业,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更让我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南京南心里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廖祥慧说。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的市场主体已达18.2万余户,新创企业电子化登记率名列全省首位,在全国亦名列前茅。今年新增的企业中,多数为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新设企业数量增速排名都在前列,租赁和商务服务类企业发展也非常快。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南京持续鼓励和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并出台一系列扶持科技创业的政策。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的商事制度改革还将深化,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便利化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服务创新创业。(记者 邹伟 通讯员 江晓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