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民生

时间倒流回到1937年 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在宁首演

长三角城市网讯  12月13日晚上7:30,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制作的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在江苏大剧院迎来首演。

达摩克利斯之剑坠落,十几个国际友人成立安全区收容20多万中国难民

7:30,大幕拉开,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缓缓响起,这里是1937年,战前的南京城安宁祥和。音乐刚结束,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悬在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坠落。

“1937年9月20日,过去的两天时间我在四次空袭中受到了战斗的洗礼。从这一天起,开始了我的战时日记。”二战期间,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在他的记录南京大屠杀暴行之作《拉贝日记》中如是写到。约翰?拉贝这本日记真实地再现了这场长达170天的人类浩劫,成为记录侵华日军暴行的一项铁证。在此期间,约翰?拉贝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以及来自美国的明妮?魏特琳女士一道设立安全区,拯救了20多万中国难民。

而歌剧《拉贝日记》也正是取材于他的这本日记。歌剧情节大致分为“围困之城”和“受难之城”两个篇章。在故事一开始的“围困之城”中,约翰?拉贝放弃了去上海和妻子重逢,选择留下来保护曾经善待他的南京人民,一起留下的还有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和当时的金陵女子学院院长明妮?魏特琳。

“但是凭借我这小小的庭院,怎样才能救助更多的生命?”约翰?拉贝想尽办法与魔鬼博弈,于是与十几位国际友人商议建立一个国际安全区,在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区域,接受十万难民,让这里没有轰炸,没有破坏也没有死亡。

“拉贝他们设立的安全区本来只打算收容10万人,但是最后涌进来20多万!这20多万人的基本生活怎么维持,这其中的琐碎事务,全靠拉贝和朋友们事必躬亲。设立安全区不只意味着勇气,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编剧周可对记者说。

劫难之城,再大的雨水也冲不掉无尽的伤痛

歌剧的第二篇章“受难之城”开始时,哀痛的鼓声响起,台上的纱幕投影出一幅幅日军在南京犯下暴行时的纪实照片,一时间,哀鸿遍野,满目疮痍。劫难之城,昨日的花园已变成坟墓,无助的孤儿在废墟中等待妈妈的苏醒,遍地殷红的鲜血,无尽的伤痛。

当舞台上的时间转到1937年的平安夜,魏特琳和女学生在圣像前祈祷,一群日本军官闯进来,要带走她的女学生。当最终无力阻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学生们被日军拖走,魏特琳绝望地唱道,“夜多么绝望,黑没有光亮,黑夜和绝望在无情地吞噬我。”

但是魏特琳并没有屈服,另一幕中,魏特琳走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前,扯掉他臂上日本的袖章,把自己的红围巾取下来围在小男孩的脖子上,告诫他“也许你的亲人已去天堂,但你的国不会亡”。这个小男孩的原型就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他的母亲弟弟都死在日本兵的刺刀下。

当日军的暴行不断地挑战着人类的底线,另一位国际友人约翰?马吉愤怒地发出了呼喊:“我们要抗争到底,即使蚍蜉撼树!”

“我们目前看到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大部分史料图片,都是出自约翰?马吉之手。”约翰?马吉饰演者李石对记者介绍,当做完了自己可以做的一切努力之后,约翰?马吉最后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拍下的东西,告诉世人发生了什么,约翰?马吉回国之后一直积极奔走,为大屠杀死难者发声。今天西方人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大多都是来自约翰?马吉的照片和录像。

光明的号角吹响,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

歌剧《拉贝日记》最后,扮演幸存者常志强的小男孩走到舞台的中央,背对着观众坐下,将自己的外套脱掉,露出里面的现代装,也露出了脖子上的红围巾。这时纱幕升起,八十年的光阴在这个过程中静静地流畅。音乐中,死去的人们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但这一次再没有血腥的屠戮,也没有哀嚎和悲泣,他们高高地举起双手迎接明天的到来,沐浴在幸福安宁的光辉之中。

一组光明的号角从舞台后方吹响,众人合唱“度过寒冷的冬天,春回大地,岁月阳光驱散黑暗,黎明终于来临”。

该剧的作曲唐建平说,希望用音乐抚平人们受伤的心灵,用“光明的号角”引导人们走向更高的境界,因为“岁月会消失,但历史一定会留下人类共同的记忆。我希望观众能从剧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而不是杀戮的恐怖”。

文字:交汇点记者 付岩岩 冯圆芳

摄影:交汇点记者 万程鹏 实习生 陈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3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