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昨天凌晨3点多,家住雨花台区板桥静华公寓的余勇家里灯亮了起来。余勇在厨房里忙活着,淘米、煮粥,再加上提前煮了一夜的红豆,一小时后,两桶热气腾腾的红豆粥煮好了。
在准备好家人的早饭后,余勇提着桶出了门,他要将这些热粥送到安德门和中华门附近的两个垃圾中转站,去给在那里辛勤工作着的20多名环卫工送上热乎乎的早饭。
余勇,退伍军人,目前辛勤工作养活一家四口。本月初开始,每天自费为20多名环卫工做早饭,并送到他们的工作岗位。
凌晨3点半起床,煮一锅热粥送环卫工
本月初开始,每天早上6点多,中华门地铁站旁边的五贵里垃圾中转站,总能看见余勇提着一大桶粥的身影。他个子高高的,停下车后手脚麻利地将粥搬下来,打个招呼说晚点来拿桶,很快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热粥端进办公室,很快就有几名环卫工人围上来,你一勺我一勺地盛着喝,脸上笑盈盈的。
胡玉珍是这个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提起余勇,她说:“真是个好人啊!如果不是他这么做,我们就只能从自家带点米饭,再拿热水泡泡或者微波炉加热一下,这大冷天的,肯定没有喝这个热粥舒服。”
环卫工人一般是早上5点上班,先把手头的活处理一部分才开始吃早饭。为了让暖心的热粥能在早上6点多准时送达,余勇睡觉前会先把豆子放进高压锅里煮好,第二天凌晨3点半起床,花1个多小时煮好粥。一袋10斤的大米,最多只能用2天。“不能煮太稀了,那不顶饱可不行。”余勇说。为了防止粥糊锅底,他还要不停搅拌。
凌晨5点多,余勇就出门,开车先到雨花南路附近的邓府山庄一处垃圾中转站,再到地铁中华门站旁边的垃圾中转站,总计为20多名环卫工人送去早餐,单程就有20多公里。
“我睡觉早,晚上8点就睡下了,早点起没什么,也习惯了。”余勇说。
妻子挺支持,老父亲要求“坚持下去”
余勇今年36岁,19岁入伍,2年后退伍回到南京,现为南京依维柯发动机有限公司工人。军队生涯不仅让余勇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锻炼了他一身的军人气质。一家四口的生活目前都是余勇一人承担,日常工作之余,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兼职打工,帮人到机场运输鲜花、整理共享单车等。
虽然时间很紧,但从12月初起,余勇还是决定开始为环卫工人免费送早餐粥,而这个决定,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
“有次从机场回来,早上四五点钟吧,天很冷,我看见路边几位环卫工人一手端着杯子,一手拿着冷馒头在啃,他们太不容易了。”余勇说,就这样,他想到尽己所能为环卫工人送热粥,回家跟妻子一商量,妻子刘毅连声说:“挺好。”于是,夫妻俩花200元买来2只大的不锈钢桶和勺子,说干就干。
刘毅目前没有工作,在家中照料着2个女儿,虽然心疼丈夫要早起,但想到丈夫的这个举动能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她还是愿意支持:“这是积善行德,是好事。我们虽然帮不了太多的人,但能帮一点就是一点。”刘毅对记者说。
哪怕是为了陌生人,这么辛苦也值得吗?刘毅说:“值得!不是只有认识才要帮忙的。我们一直就知道环卫工人不容易,帮的是环卫工人,不是特定什么人。再说也就是冬天才这样做,天不冷了就可以停下来,不辛苦。”
余勇的父亲是位老党员,也曾是位军人。听说儿子干了这么件事情,老爷子只说了一句话:“坚持下去!”
月末要探亲,余勇想找个“顶班人”
从月初开始,余勇的热粥每天都会准时送到。不过,本月末妻子要回安徽老家探望,身为女婿的余勇也要一起去,这几天的早饭可怎么办?余勇有些犯难。
“我的想法是,等气温上来了,天不冷了,我就可以停下来,但半途而废不好。”记者采访中,余勇大多数时候是沉默寡言,但说到月末离开南京的行程,余勇的语气一下子有点急。
“就2天,或者3天,早上煮个粥送过去就行。时间太早了,我问了几个人大家都安排不过来,唉……”余勇说,这个事既然开始做了,那就得坚持下去,像他父亲叮嘱的那样。
刘毅告诉记者,她也在帮忙打听,看能不能找到好心人,在他们去安徽的时候帮着做几天,哪怕只是短短两天也行。
本报记者 张源源 本报通讯员 任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