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上月我市发布《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南京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进入提速期。此前,南京已在江心洲、丁家庄保障房片区等多处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这些“海绵”有没有起到“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作用?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1月初的那场暴雪让人记忆犹新,市区部分路段融雪后出现了短时积水。而去年刚经过综合整治的苜蓿园大街、常府街、太平南路、北京东路等道路的慢车道或人行道,由于采用了透水沥青铺装,路面清清爽爽。
家住梅花山庄的居民刘瑾告诉记者,由于做了雨污分流和“海绵路”,苜蓿园大街去年夏天大雨都没有淹水,居民们很满意。
丁家庄保障房片区是南京的海绵城市试点区,记者近日来到已经入住的凤悦北园小区。该小区的道路、停车位均采用透水材料铺装,一些彩色的道路区域则使用了透水性地砖。整个小区的绿化被分为块状,走几步就是一处绿地,而且不少绿地采用凹式设计,下雨时雨水渗透至地下,缓缓流入绿地积蓄。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这些“海绵”虽然能滞、蓄雨水,但大部分雨水最终还是流失掉,没能得到充分利用。凤悦北园的“海绵绿地”仍然需要绿化工人定期浇水。南京南站海绵广场下方用蓄水池回收的雨水,再利用时需要抽水喷洒,后期管护成本较高。部分区域“海绵”出现“饱和”后积水情况。
东大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成玉宁是南京首条海绵试点路天宝街的设计者,他表示,他所理解的海绵路、海绵广场、海绵绿地,应该是自然渗透、自然蓄水、自然利用、自然排放,体现城市设计的生态循环理念。如果一块“海绵”下面是硬的,那么积满后,多余的水就吸不了了;如果吸的水多数排到雨水管里,那仅仅只是解决了内涝;如果积蓄的水仍要机械或人工抽水喷洒,还不够环保节能。
从2015年开始,成玉宁和他的团队每天通过电脑24小时监测天宝街地区的降水量、吸收量和雨水利用等情况。该道路采用互联网传感技术,随时可以监控其“海绵成色”。这条位于河西的道路,表面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地下却藏有“玄机”。快慢车道包括人行道都进行了透水设计。当雨水通过表层渗透后,在地面层以下进行分流。边沟水进入收集管,流向集水井,集水井里的雨水通过输水管输送到快车道另一侧绿化带的储水箱,漫溢部分直接送进市政雨水管。排水和收水都在地下完成,不会在地表形成积水。
2016年7月7日凌晨,南京降下特大暴雨。雨后5小时,成玉宁团队对天宝街和相邻的江东南路、邺城路等路段进行观测,其他路段不同程度有积水,而天宝街的道路已经干了。3年的数据显示,天宝街每年能收集41%的降雨量。在秋季缺水时期,对比周边道路需要人工灌溉,天宝街利用自身蓄水灌溉系统,土壤平均含水量仍高出10%以上,植物生长量高出30%。由此测算,这条600米的“海绵路”依靠自身循环系统,基本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每年可节约市政灌溉用水费8.12万元,省下人工机械费1.3万元。
对于海绵路的效果,此前记者曾经咨询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老城区因为道路和管网条件限制,只能根据不同条件做不同设计。相比之下,新建区域更有条件设计完善的海绵系统。
成玉宁告诉记者,他在安徽设计的一条海绵路,不用开挖老路,把海绵设施埋藏在绿化带里也能达到吸水灌溉的效果。这种设计,同样适合缺乏改造条件的南京老城。凭此技术,他还拿到了多项国家专利。
成玉宁说,城市在建设中欠账太多,海绵城市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应该鼓励建设海绵城市的种种尝试,为其成熟化积累经验。海绵城市最终目的是将城市道路引向生态化,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他对南京建设海绵城市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何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