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全年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养老机构民营化率达到80%;新增10个以上和谐示范品牌社区;扶持100个以上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今天(1月31日)下午,市民政局发布了《2018年南京民政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内容涉及养老、社区治理、社会救助等6项创新富民重点任务和31件民生实事民政项目。
创新富民6项重点任务
(一)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医养结合”三项试点,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加快医养结合,探索智能养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全年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其中家庭养老床位1660张。养老机构民营化率达到80%。
(二)深化社区治理探索。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持续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设施使用效能,充分发挥为民服务作用;长效抓好社区减负增效,深化社区民主协商,推进社区在线治理,开展国际社区试点;抓好社工队伍规范管理、骨干培养和体系建设。力争全市城乡和谐社区合格率分别达到97.6%、93.7%。
(三)规范社会组织发展。将党建工作与登记审批、年检换届、评估认定等同步对接。完善公益创投三级培育机制,提供养老、为小、调解、助困等社区公益性服务。建立健全登记认定、募捐管理、信息公开等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集中对僵尸型、空壳型的社会组织进行清理撤销。力争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15个。
(四)实现救助精准到位。积极发挥社会救助在扶贫工作中的托底功能,强化兜底保障,实施精准救助。适时调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城市“三无”、农村五保、困难残疾人、孤儿和困境未成年人等保障标准,调整提高医疗救助标准。运行阳光救助平台,推进以金融财产核查为重点的经济状况核查。从2018年7月起,适当提高最低生活等保障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低保标准一体化率100%。
(五)优化社会事务服务。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队伍,推进“明天计划”,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优化区划地名管理、地名公共服务,开展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示范街区创建试点,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创建和谐平安边界。推动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建成率达到100%。
(六)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开展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以省双拥模范区表彰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落实中央省市优待抚恤安置政策,努力提高综合保障水平。提高退役士兵安置质量,“积分选岗、阳光安置”。完善军休人员“即交即接”移交安置常态机制。着力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做好社会组织拥军。实现城乡优待抚恤补助标准一体化率100%、退役士兵安置接收率100%。
民生实事民政项目
(一)养老服务九件实事。新增社区老年人助餐点100个,总数达到570个。新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个,总数达到60个。新增养老床位4000张,其中开设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1660张。医养结合护理型床位达到60%以上。为500名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照护服务。为75岁以上特殊群体老人提供防走失紧急呼叫终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础指标达标率95%。创建20家南京市敬老文明号。推出服务对象手机APP,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
(二)社区治理六件实事,新增10个以上和谐示范品牌社区。实施万名社工素质提升计划。培训社区主任600人以上。开展社工师考前培训1000人以上。新增民办社工机构22家。推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
(三)社会组织四件实事。扶持100个以上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举办南京第五届社区暨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洽谈会。推选全市社会组织十佳公益品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四)专项事务四件实事。开展困境儿童情况及补贴发放审查评估。建立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列入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开展优秀传统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示范街区创建试点。开展全市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试点。
(五)为军服务五件实事。组织短疗和巡诊重点抚恤优待对象不少于900人。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不断丰富、优化军休服务管理内容。着力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检查准备。
此外,还有3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通讯员 宁民轩 记者 马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