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17岁拜师学习中医,104岁仙逝,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藏书、读书……3月12日上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藏书捐赠暨藏书纪念室揭匾仪式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干祖望教授子女将其生前所藏图书、文稿、物品5036册/件,悉数捐赠给南京中医药大学。
干祖望教授被誉为“现代中医耳鼻喉科之父”,1952年在上海松江城区第四联合诊所挂出中国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72年在江苏省中医院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医耳鼻咽喉科”,1987年当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1988年成功举办第一期国际中医耳鼻喉科培训班,1990年成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完成的中国第一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成为高等院校统一教材主要资料源。
此次捐赠的多为中医耳鼻喉科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耳鼻喉科教育教学与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捐赠资料中包括干祖望教授青年时代在上海行医时自制的外科用药资料、宣传册页;名医丁福保、秦伯未等为其所题的个人专用处方笺;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医期间所使用的额镜、酒精灯、脉枕、耳鼻喉科专用诊疗工具及其亲手撰写的各类读书心得、医案专著手稿、为学生批改作业的评语等,均为干老毕生奉献于中医药事业、为中医耳鼻喉科创立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见证,也是杏林后辈研究其临证经验、学术思想的宝贵资料。
同日揭匾、设立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干祖望教授藏书纪念室,还原了干老生前在书屋“茧斋”读书、治学的原始场景,旨在弘扬他的读书治学精神,鼓励广大师生学习和传承前辈对中医药事业的孜孜追求与不懈奋斗的精神。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将妥善保管这批图书、文物,现已通过数字化加工上传至学校图书馆网站,便于学者们整理、挖掘这些资料的文献价值与教育教学价值,通过史料和文献的传递实现干老福泽杏林、嘉惠后学的初衷。
干祖望教授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藏书、读书。“干老书屋‘茧斋’的书刊排列井然有序,但十几个书架陈旧,书架上加的旧纸箱、简易的木盒子里都整整齐齐排列着书刊。真如他自题诗中所述:虽贫积聚囊中涩,却富藏书架上珍。另外就是从门口到书桌的地板上,有一条深深的弯弯的印痕,可以想见他推门入‘茧斋’,迈着小碎步,到书桌旁读书、著述的路走得多勤多长。”捐赠仪式上,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李文林的讲述令人动容。
干祖望教授的藏书门类齐全,囊括了中西医籍、字典辞书、四书五经、佛学道教、天文地理、古史今说、格律诗词等,尤其是明清及民国时期耳鼻喉科专书收藏之全、数量之多,实属难得。这批捐赠品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是重要补充,也是开展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
干祖望教授作为1990年南京市藏书状元,一是以其藏书之多取胜,二是以其理书有序而出众。他将藏书一一分类,编号四十余门,排列有序;他还自制了多本硬壳笔记本,编纂成册,首页写有自己编写的目录,便于像字典一样检索资料。在干祖望教授亲手抄的《痧喉证治汇言》一书卷末,发现写有其已读过的痧喉专书目录一份,可见干老治学严谨,刻苦钻研经典医籍并互相参照、旁征博引。
干祖望教授爱书,曾在60年代用一张戏票换钱买了《巴甫洛夫关于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等三本书,并记载于书的封面上。干老还将自己在各类报刊中发表的文章做成剪报,收藏于“茧斋野话”中。干老喜爱写诗,尤其喜爱写对联,偶尔会参与报刊中的征联活动,捐赠品中也保有这部分资料。干老自号“六白老人”,要做铁杆中医,他曾做自题诗一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不买账,四化争功,五官开路,六面圆融,七十转运,八旬亨通,九秩不老,十足愚公,百岁退休,千古强翁”,这正是他一生为医的真实写照。
通讯员 刘丹青 交汇点记者 蒋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