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去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5亿元,按可比价增长8.1%。这一增幅,比前年快0.1个百分点,比全国、全省分别快1.2个和0.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在国内14个“万亿GDP城市”中排名第四,较2016年提升2位。
靓丽成绩单绝不是一蹴而就,背后是一张张任务书、施工图、时间表,是全市上下层层压实责任,环环督查、事事见效,戮力攻坚所取得的不凡成就。
每月两次会商经济形势,发现“苗头”及时解决
“GDP增速在全省、全国实现争先进位,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这一成绩取得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部’和‘执行局’,为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市发改委主任沈剑荣说。
在宏观经济形势把握上,我市建立经济运行监测定期会商制度,积极加强研判,提前监测预警。市发改、经信、统计等部门每月两次定期会商,一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遇到重大情况时,则报请市领导及时召开调度会议,为全市经济运行和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发挥了关键的参谋助手作用。
狠抓项目推进,扭转连续40多个月工业投资负增长
补齐产业短板,加快经济转型,增强发展后劲,重大项目建设是主要抓手。在溧水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00亿元的南京银隆新能源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自去年10月正式开工后,市发改委牵头制定挂图作战工作计划,紧抓项目定期跟踪,把“尽早实现开工、尽快竣工达产”作为项目的灵魂。据介绍,该项目一期今年5月就将实现投产。正是一个又一个像银隆这样的大项目、好项目在南京落地开花,让我市扭转了连续40多个月的工业投资负增长,重新导入正增长的轨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任务达标的背后体现着各级各部门抓落实的效能。为狠抓重大项目推进,我市完善了系统性推进重大项目的工作机制,持续加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监测、跟踪,逐月公布考评排序,推动银隆新能源产业园、上汽大通商用车、紫光半导体产业基地、阿里巴巴江苏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或签约。去年,250个市重大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2624.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5%,同比增长58%,重大项目投资额和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
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创新转型,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年2月,我市举行“两落地一融合”第二批新型研发机构签约仪式,又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签约落户。自“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凝聚共识,迅速行动,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签约落户了65家依托高端平台、聚焦前沿领域、面向市场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引进了一批蕴含着爆发式成长潜力的科创项目。不仅如此,我市还积极争创综合性科学中心,成功申报2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南京大学、雨花台区、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不仅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部”和“执行局”,还要当好创新转型的“先锋队”和“推动者”。去年,市发改委牵头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主导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突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逐步构建产业定位清晰、比较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长10.3%,占GDP比重达到59.7%,成为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主力军。
本报记者 查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