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网讯 4月1日,作为市委“一号文”的45个配套细则之一,科技产业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上线运行,引进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人才企业以及拿到该年薪的人才都可以在线申请政府奖补。据悉,这是我市首次对科技产业高层次人才发放经济贡献奖。记者了解到,从细则出台到政策上线运行,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一速度正是市委“一号文”加速落细落实落地的一个缩影。
1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并发布2018年市委“一号文”《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3个多月来,外地高校毕业生来宁面试补贴、40岁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户、高层次人才经济贡献奖励等政策已相继落地实施。
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释放出科技创新的强大爆发力,使创新成为南京最突出的城市气质和发展驱动力――市委“一号文”为加快建设创新名城插上了翅膀。
“1+45”重磅出击,营造浓厚创新发展氛围
市委“一号文”的核心是“创新十策”,涉及“两落地一融合”、一流园区建设、创新环境优化等。为把“创新十策” 真正落细落实落地,“一号文”出台不到一个月,全市各部门通力协作、快马加鞭,逐条细化、逐项分解,最终制定了45个、近12万字的配套文件,绘制了60余张办理流程图。
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市委“一号文”的重要内容。
今年2月,紫金山网络通信与安全实验室在宁筹建。实验室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对标世界一流水平,以未来网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和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不仅引领南京乃至江苏的高质量创新发展,还将为全国乃至全球网络通信提供引领。
看中南京的创新环境,高端创新平台纷至沓来。
3月27日,英国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落户江北新区,这是剑桥大学创办800年来在海外唯一以大学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45个配套文件,其中支持高校院所创新的实施细则有9个,占总数的20%。在宁高校纷纷谋划对接,将创新成果转化聚焦南京。
3月19日,南京市与东南大学举行校地融合对接项目签约活动,13个“两落地一融合”项目分别落户玄武区、江宁区和江北新区。
10天后,南大在10个新型研发机构项目已经落户南京的基础上,又与南京签约实施12个“两落地一融合”项目,涉及新材料、医学、光电等领域,一些方面体现了世界科技创新的前沿方向。
作为建设创新名城的重要抓手,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育正在全市掀起热潮。
3月9日,雨花台区委组织部等部门举办了一场政策宣讲会,300多家软件及互联网企业参加,100多家企业当场提出“高企”申报意愿。
据悉,今年全市要新增“高企”的指标是800家,是2017年指标的5倍多。为此,市委“一号文”对于提出申报的企业给予明确支持,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对进入市培育库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进入省培育库的再按照省支持标准给予1:1的共同支持,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给予50万元奖励等。截至目前,2018年度第一批次“高企”申报已有近千家企业正在线填写申报书。
宣传推广紧锣密鼓,“一号文”促成跨国缘分
3月7日,以色列亚洲商会中国办事处在江宁开发区揭牌,以色列亚洲商会会长、以色列原驻华大使马腾说:“前后接触才两个多月,就敲定南京了!”
作为二线城市,南京起初并不在以色列亚洲商会中国办事处的选址视线之内,但市委“一号文”就像一根“红线”,促成了这次跨国“缘分”。在活动现场的中外嘉宾桌子上,一沓沓簇新的市委“一号文”简编版宣传册,成为这场仪式的“见证”。
提高宣传精准度,让更多人知晓――市委“一号文”发布不久,由市人才办、发改委、经信委、科委、人社局牵头,针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企业、院所、高校等不同创新主体,分别组建送政策“百千万”服务工程五大宣讲团,新政流程图和服务清单,被点对点地送进高校、送进园区、送进企业,送到人才手中。
自2月起,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牵头,市区两级共同推进实施全市“‘科技人才’服务行”,针对不同类别的科技人才,深入开展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培训活动,让各类人才对创新名城系列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截至3月底,市区两级共开展政策宣讲154场,新媒体政策推介覆盖面超过16万人次。
市人社局已在53所驻宁高校门户网站推出“宁聚计划”专栏,毕业生们可以通过这个专栏,了解南京市就创业政策、就业岗位信息、就业创业活动、动态及创业载体等内容,并接受相应的网上申报。
凭学历落户拿面试补贴,不少人才已率先享受政策红利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付宗燕没想到,她来江北新区的江北人民医院面试,还会拿到南京市发放的1000元面试补贴。“给补贴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看到了南京对人才满满的诚意。”付宗燕告诉记者。
东南大学硕士生张辛现就职于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最近,他用手机下载了“我的南京”APP,注册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并上传审核材料,不久便领到了第一笔租房补贴。所有申报工作只要动动手指,便可直接在网上完成。
人才是引领创新最活跃的因素。作为配套细则之一的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提出每年吸纳就业创业20万人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及4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人才,凭毕业证书即可办理落户手续。
人才落户新政自3月1日实施以来,一直居南京政务热搜榜首位,新政窗口日均受理人才落户超过900人,最高峰时政府大厅当日“叫号”1500多个。截至4月4日,全市共受理落户申请16622人(其中本科13513人,研究生1382人,留学归国人员390人,技术技能1337人),签发准迁证8750张,落户2279人。
市委“一号文”提出,进一步提升南京教育国际化水平,打造世界科教名城。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新建一所国际化学校,目前主体建筑已封顶并完成验收,校园改造及校舍内部装修正在进行,各类教学设备设施基本准备就绪,预计今年9月底可正式开学。
市卫计委正对接开发政务平台,人才“电子优诊证”、免费体检等政策办理窗口将启动上线。
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不再局限于学历、资历等指标,而是通过业界“伯乐”相才荐才的方式直接认定。今年起,我市将组建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届时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只要被举荐委员看中,不用走传统的评审程序,就可直接被认定为我市各类高层次人才,享受创新创业、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目前,举荐委员会成员正在招募中,计划下月完成委员会组建,开辟不拘一格聚人才、用贤才的绿色通道。
市政务中心设立了“一号文”政策受理专窗,由专人负责相关政策咨询、宣传等综合服务工作,同时在相关牵头办理部门开设了9个绿色通道专窗,优先保障“一号文”各项业务受办理。截至3月底,市政务中心“一号文”专窗共接待来访460人次,12345热线共接到群众相关“一号文”咨询诉求1386个。
本报记者 毛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