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文萃 第一辑》 金立安 主编 南京出版社出版
《江东文萃 第二辑》 金立安 主编 南京出版社出版
2019年6月,我因工作分工调整,分管并主持建邺区文联日常工作。关于文联的工作职能,我的理解是:团结、引领、联络、协调、服务和组织文学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创作以建邺为题材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以文学艺术形式,宣传推介和展示建邺经济社会生活的新风貌、新精彩。
今天的建邺区,经过区划调整20多年来全区人民的开拓创新,在河西江滨的土地上画出了新美图景,城市基础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美河西 锦绣建邺”已经成为靓丽品牌。如何为艺术家们寻找新的创作落脚点和兴奋点,如何深化、细化“大美河西 锦绣建邺”这一品牌,成了我当时思考工作的原点和出发点。
我首先借鉴传统文化中评选景点的做法,推出锦绣建邺新老景点中的闪光之处,就这样,评选建邺十景的想法浮现脑海,进而细化成工作方案,而且得到文旅局领导班子和区委宣传部领导的支持。在牵头建邺十景评选过程中,我邀请了南京两位文史专家袁裕陵、高安宁先生一起实地踏勘,初选景点。此后,在20个备选景点中,“莫愁烟雨”“绿博春深”“奥体双虹”“鱼嘴江天”等10个景点脱颖而出。
在一个个景点调研过程中,我惊叹建邺文化底蕴的深厚与高华,建邺人文禀赋不仅接地气,而且有文气。在感受古往今来的建邺历史文化中,我对江东文脉的产生、发展以及现状尤感兴趣,写出《话说江东》一文。此文在《茶亭》和“建邺播报”连载发表,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现代家庭报》《中华文化》《炎黄文化》等报刊及“南京诗词”“紫金山新闻网”“学习强国”等众多媒体先后转发,《南京日报》还将题目改为《守住长江文化中的江东文脉》整版发表。这篇文章写作过程中,我觉得江东文脉的根在南京、在建邺,所以自然萌生了成立江东诗社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区文旅局和区委宣传部主要领导的赞同和支持。
2020年末,江东诗社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短短20多天,收到省内外诗家数百首(副)贺诗贺联,原定2021年元旦在王汉洲故居揭牌,由于疫情反复,推迟到3月26日揭牌,吸引了一批对诗歌有兴趣、创作成果突出的诗家一起加盟。
成立诗社,旨在立足“江东文化”,利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邺的崭新实践,让诗歌与江东文化相互激荡,创作出体现新时代、新气象的优秀作品,用诗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成立诗社,旨在为广大诗歌作者和诗歌爱好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创作与提高的平台,促进更多诗人优秀诗作的产生,推动建邺地区诗歌的创作与繁荣,进而从精神层面提升建邺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建邺作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客厅,千百年来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南京一长串文学风景线上,可谓“长亭更短亭”,不时可以找到建邺美丽的风雅景色。在新时代南京世界文学之都的背景下,建邺文学艺术仍需溯源发掘,仍需创新创造,于是《江东文萃》便应运而生。
用诗心怀想璀璨昨天,以真情创造美好未来,让生命在生活中绽放风采。这便是江东诗社的初衷,也是《江东文萃》的缘起。
作者简介
金立安,别署鹏程、东方白、品园主人、金陵安子等,作家、诗人。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南京江东诗社社长。主编《江东文萃》《茶亭文苑》丛书、《青春》建邺文都版;著有诗集《品园诗草》《听翠居诗览》《飘雨的日子》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类作品100余万字,作品被20余种选本收录,诗联作品悬挂于南京水西门赏心亭、夫子庙桃叶渡、南京聚宝山公园等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