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机器狗成为农场“好帮手”
微风轻拂,阳光温柔地洒落,在这生机盎然的时节,龙泉市八都镇松渠村学荣家庭农场,农场主张学荣穿梭在田垄间,悉心呵护着草莓、小番茄、西瓜、甜瓜等蔬果。让他偷着乐的是,另一边,农场“新伙计”——机器狗,迈着灵动的步伐也穿梭在田间,熟悉“上岗”环境。
新上岗的机器狗,是该农场在省农科院驻龙泉科技特派员李冬的助力下顺利引进的,其功能强大、身姿灵动,一加入便成了家庭农场的“好帮手”。
“可方便了!”张学荣端详着机器狗的一举一动说,“它背东西很灵活,比人用手提快多了。”以往,蔬果运输不仅耗费人力,效率还不高,如今机器狗承担起这份工作,可以大大减轻农场的人力成本。
除了运输能力,机器狗在环境监测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有着多年农场经营经验的张学荣,不仅经验丰富,种植出来的蔬果品质优良,对农场管理也十分重视。然而,人力总有局限,难以顾及大棚的每个角落,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所需的温湿度条件也难以做到精准把控。
新上岗的机器狗能实现整个农场的巡检,不仅可以检测每个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的变化,将数据实时反馈给管理者,助力实现精准调控,让蔬果在更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还具备爬山能力,即使是狭窄的山路,也能从容应对、行走自如。
值得一提的是,这只机器狗不仅干活干得麻溜,还“多才多艺”。“它会跳舞、走路、跳跃,蹦蹦跳跳的可有意思了。”张学荣介绍,农场因它的到来,人气旺了不少,小朋友们看到这只机器狗,都觉得特别新鲜、有科技感,给农场增添了不少活力。
农业生产引入机器狗,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尝试,也是龙泉对未来农业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李冬表示,龙泉有着良好的环境条件,未来可探索更多农业生产流程中的智能化管理,将数字化技术与龙泉的优质山水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生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青田:无人机当上森林“巡逻员”
在青田县温溪镇综合信息智慧室,随着操作员徐格森轻推摇杆,一架无人机瞬间腾空而起,沿着预设的航线对山林展开巡查任务。与此同时,一旁的电子屏幕上,高清巡查画面实时呈现,山林的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
“如今,无人机搭载了红外线、热感应等先进功能,能够对山林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测,快速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生态问题。”温溪镇有关负责人刘时杰说,以往,山林巡查主要依靠人力,不仅耗时费力,还难免存在巡查盲区。
通过无人机巡航,工作人员能实时获取山林的高清影像和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可迅速响应、及时处置。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巡查效率和精准度,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作为丽水市首个实现无人机全域覆盖的行政区域,温溪镇目前已建成3个智能基站。这些基站犹如低空经济的“神经中枢”,构建起半径15公里的常态化巡检网络,覆盖农田、港口、森林等重要区域,针对起火点、病虫害、水域险情等异常情况展开巡查,全力为区域安全保驾护航。
在青田县温溪镇沙埠村,另一个低空经济发展项目也在火热推进中。走进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工人们正在全力作业,确保温溪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能够按时竣工。该项目预计8月底交付使用,届时将成为全镇低空经济发展的“智慧大脑”。
温溪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占地3100平方米,建成后将整合无人机调度、数据处理、应急指挥等核心功能,并将无人机网络覆盖范围拓展至周边三乡。此外,服务中心还将在农产品运输、医疗急救等民生领域开展创新应用,让高科技成果切实惠及百姓生活。
未来,温溪镇将进一步扩大无人机场域应用范围,覆盖至一镇三乡,构建完备的低空无人智能网络,全面融入应急管理、生态环保、工程建设、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持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为青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