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陈乐莹 洪 艇
这几日,在仙居县白塔镇高迁古村汉青染坊,工坊责任人、非遗传承人徐斌斌正忙着染制新布匹。“我们新开发的产品一投放市场,便广受青睐。工坊各类订单不断,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徐斌斌说。
仙居蓝印花布技艺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斌斌以蓝印花布为基础,衍生出了香囊、头饰、艾草锤、服装等各类周边产品,激发非遗传承新活力。
像这样的工坊,台州还有很多。记者从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工坊59家(含创建),实现非遗工坊县(市、区)全覆盖。今年,7家非遗工坊被公布为省级非遗工坊。这些各具特色的非遗工坊,在促进非遗保护传承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市各地着力推动非遗技艺产业化。
路桥桐屿草席编织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台州市兴欣席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邦球针对传统草席的缺点,积极寻找替代原材料,研发新工艺。他还将自家公司打造成纸编制品共富工坊,通过“基地+企业+加工户”的模式,吸纳当地400余户村民再就业,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和这样的企业合作,我们在家就能赚钱了。”加工户陈亚说。
“共富工坊还开发各类草编衍生品,让非遗能够更好地走向市场。”林邦球说。
路桥区金清镇组织员梁佳茜介绍,共富工坊运行两年多以来,每年可吸纳200多个村民就业,农户人均增收逾6万元。
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不仅如此,非遗工坊还通过加强品质把控,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温岭市松门镇是“中国白鲞之乡”,2009年,松门白鲞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作为当地制鲞加工业中的佼佼者,陈新伟成立了澄川白鲞专业合作社,招募加工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并制定了严格的产品加工标准,以保障松门白鲞的品质。
该专业合作社还建立“白鲞共富工坊”,配备了标准化车间、真空包装机、检测仪器等,形成了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一体化产业链,让松门白鲞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我们有统一晾晒的地方,有统一的卫生处理方法,还有统一的品牌销售。”陈新伟说。
“散户们原来销售都成问题,现在有了工坊,不愁销路了,白鲞产业规模也大起来了。”松门白鲞传统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小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