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煌(靖江)智能装备产业园。
甬金不锈钢板带生产制造现场。
施工中的中粮贸项目。
□全媒体记者陆程红 摄影盛义
近日,亚星锚链投资1.5亿元新建海洋浮体和新型系泊定位系统高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市数据局一天就帮其办好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送证上门。
口岸联检单位对靠泊深国际靖江港的首艘外贸货轮进行联合登临检查,大幅缩短船舶通关时间,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正统筹谋划全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调整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
春意盎然,我市各地各部门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之“优”,不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刷新项目建设“靖江速度”
近日,飞煌(靖江)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二流水车间正在安装机电设备等。该项目从拿地开工到竣工备案,仅用时183天,创泰州同类项目建设最快纪录。“这样优质的营商环境,让项目推进得如鱼得水。”飞煌(靖江)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李祥说,产业园自2023年落地新桥镇后,已累计签约入驻30家市外成长型、科技型、引领型企业,目前已有18家企业投产。一期二流水项目投用后,又将有一批新企业投产。
华汽新能源轻合金压铸项目从开工到竣工试生产,历时仅8个月;中粮贸项目线上受理后,2小时办结施工许可证;甬金高品质宽幅不锈钢板带项目7天完成竣工验收……近年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敢为善为,不断刷新服务项目建设的“靖江速度”。
锚定“大抓经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要求,我市精准定位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特点,制定“量体裁衣”式专属审批工作方案,综合应用告知承诺、超时默认、桩基先行等审批模式及举措,简化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将心比心为企业排忧解难,攻坚克难疏通审批堵点,全面提升审批效率。
通过实施超时默认制,全市产业项目从立项到竣工涉及的25个事项全部对标江苏省承诺时限最短地区进行审批,实现平均每个事项压缩办理时限0.5个工作日,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压缩率达到30%。我市抓住施工许可办理关键要素,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推动精简审批环节,在省内率先探索“桩基先行”审批模式,最大限度缩短项目开工等待时间,助力重大项目提前2个月开工建设。
用暖心服务增强企业信心
春节后,随着订单增多,我市造船企业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需求量增大,紧急从外地招聘了一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按要求,报考特种设备作业证人员需缴足1个月社保、取得暂住证后才能报考。企业生产任务迫在眉睫,市数据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到企业一线,现场协调处理培训、考试等相关问题,采取“特事特办、专场考试”的模式,通过人脸比对、信息核查、企业承诺的方法,第一时间解决了报名难的问题,并及时协调考试机构,实现企业培训一批、专场考试一批、审批发证一批。
“考证不需要再等几个月,每周都能安排专场考试,合格后3天内就能发证,这为我们企业当前用工解决了大问题,保障了生产任务按时推进。”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教育科培训主管陆灿新高兴地告诉记者。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协调科科长刘强介绍,截至3月10日,已完成专班考试5批308人次,168人通过考试获得特种设备作业证,较去年同期发证增加120人。这项举措预计今年将惠及造船企业1200名员工。
暖心服务给力,企业更有活力。我市全力做好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保障,紧扣民营企业需求优化要素服务,打造协同联动的要素保障工作体系。
倾听诉求,有呼必应。我市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党政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定期开展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对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实行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服务、顶格推进。
实打实消除“痛点”。我市实施人大、政协督导营商环境机制,跨部门组建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商会、行政执法、政务服务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专班,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拳打击、严肃查处。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我市加强政策协同联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力度不减,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合作银行继续扩大“小微贷”“泰信保”等产品贷款投放规模,持续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2024年全市新增贷款23.41亿元,惠及企业458家,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惠企助企
日前,泰州盛灏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快捷迁移到靖江,不用再重复提交材料、往返跑了。“非常方便,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后,几个事项一次就办好了。”企业负责人表示。
今年起,我市实施高效办成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将经营主体迁移登记涉及的多个事项集成为“一件事”,变“多部门分头办理”为“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事项办理环节、材料、时间大幅压减,企业跑动次数减少到1次,办理时长缩短至3个工作日。
从“一堆事”变成“一件事”,从“多次跑”变成“高效办”。我市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聚焦于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信用修复等国定、省定4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高点位推进集成改革,实现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同时加快拓展智慧平台“一件事”改革应用场景,打造独生子女奖励金发放、居民自用充电桩报装、尊老金发放、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助、新靖江人等5个地方特色“一件事”,实现更多事项“掌上办”“指尖查”。截至目前,“高效办成一件事”共计办件105370件,申报材料平均压减50%,办理时限平均缩短80%,跑动次数平均减少70%。
我市不断推动政务服务效能跃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银行预约开户、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都可以在线上“一次性填报”,企业开办全流程8小时办结。聚焦经营主体“入市”便利,将“证照联办”推行到药品、医疗器械、网吧、出版物、印刷、娱乐等35个行业,允许经营主体在办理营业执照登记时,一并申请办理相关经营许可事项,实现了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率先在泰州地区实现了“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镇村联动全覆盖,20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同步配备了账号权限,认领维护高频事项30项,涵盖人社、医保、民政等多部门,目前总办件量达9700余件。
一串串耀眼的数据,一项项实打实的惠企助企措施,正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写照。“优”无止境,“行”而不辍。我市将凝聚最大合力,形成人人、时时、处处皆重营商环境的好氛围,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