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世界集装箱制造头部企业中集集团旗下核心制造企业,专业从事低温储运装备、核电站及核燃料运输装备、非标压力容器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产品远销海内外。多年来,南通中集能源始终坚守制造业当家,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工业气体罐箱、小型低温储罐、核燃料运输容器等产品的市占率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公司年销售额也从成立之初的2亿元,攀升至去年的12亿元。
9日,记者走进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目之所及,一条条专业的生产线,无不展示着公司“智”造工艺的含“新”量。
堆场上,工业气体低温罐箱、低温罐车、小储罐等产品排放整齐划一,堆高车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发运工作;厂房内,工人们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不锈钢钢板经过机器弯曲、焊接、组装,快速“变身”罐体内胆;探伤房里,工程师们对着电脑屏幕,利用先进的数字射线检测技术,仔细审视焊缝的每一处细节……在如火如荼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南通中集能源向“新”而行,以 “质”致远,一系列主营产品从细分产业赛道脱颖而出。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关键词。南通中集能源从来不缺创新“因子”。回顾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敢闯敢试敢为先的历史。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等不靠、自主创新,持续攻关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一项又一项独创性科技突破。LNG罐式集装箱(简称LNG罐箱),就是公司基于国家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核心创新产品。
过去,我国的LNG主要依靠传统的槽车陆地运输,存在运量少、成本高等问题。南通中集能源攻克低漏热支撑、低比热流绝热层等绝热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LNG罐箱,可实现180天无损存储,为多式联运提供强力保障。
2018年11月,南通中集能源研发制造的130台LNG罐箱,从海南洋浦港起航北上,将海南LNG接收站的资源通过海运成功运抵北方,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精准投送,标志着我国首次利用LNG罐箱运输成功实现“南气北运”;同年12月,公司24台LNG罐箱从山东日照码头装载起航,于次年1月到达南京龙潭港,成功实现国内首次LNG罐箱“江海联运”。这种“一罐到底”的运输模式助力LNG贸易模式取得创新进展。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现实场景中,工艺的创新亦是南通中集能源的发展之源。“工艺创新,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套合、装配、包扎和焊接等多工艺组合,让我们有能力生产结构复杂、精度极高的低温深冷储运产品。”南通中集能源副总经理蒋平安表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业4.0的浪潮下,公司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相继引进自动焊接机、激光开孔机等多台自动化设备,高效服务生产运营。一次次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为南通中集能源蓄势赋能、抢占市场提供有力保障。蒋平安介绍,“今年,我们将围绕新质生产力,改进和增加自动化生产线,同步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南通中集能源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后组建了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获得专利90多项,主导、参与多个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制。随着氢能大规模使用的需要,液氢储运容器市场前景广阔,在行业协会的委托下,公司牵头和参与编制了《移动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固定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等国家行业标准,为液氢储运容器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首台40英尺液氢罐箱已于2023年6月成功下线,也为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新一代国产化液氦罐箱项目奠定有力基石。
蒋平安总结:“南通中集能源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国家有需求、行业有短板、中集有能力’的创新决策方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专注‘智’造世界最好的‘罐’。”
日报记者 苗蓓 通讯员 严旭榕
实习生 曹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