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长篇小说,“复活”参加南京明城墙建设的匠人,让南京明城墙和工匠精神传播得更广;一位南京媒体人,专注“书写南京”,让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精神气质为更多人知晓。5月23日,长篇小说《大明城垣》研讨会在宁举行,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南京书写”。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大明城垣》是一部讲述南京城墙故事的长篇小说,作者陈正荣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也是南京市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大明城垣》的创作灵感来自南京明城墙砖上的铭文。陈正荣说,南京城墙屹立600年不倒,得益于朱元璋让每块城砖都刻上层层负责人的名字。那些匠人因此精心制作每一块城墙砖,最终形成了一块智慧与汗水铸造的文化丰碑,至今仍矗立在南京人的身边。
为了写好《大明城垣》,陈正荣研读了大量关于明城墙、明史、明宫殿建筑、砖瓦烧制技术方面的著作,并到江西宜春考察,与窑场师傅一起体验生活。《大明城垣》出版后,评论界称赞这部小说“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艺术的想象”。《大明城垣》被列入2021年第一季度“大众好书榜”。
这不是陈正荣第一次“书写南京”。从来到南京大学上学开始,他在南京学习、工作、生活的三十年时间里,用脚步丈量城市角落,用文字书写南京风华。在陈正荣看来,南京的美是一条贯穿很长岁月的河,南京很多的美和诗意,定格在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岸上。“所以我想以媒体人的视角去‘书写南京’,去感知南京的诗意,还原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就新闻主业来说,陈正荣是一名资深的“老记”,获得各类新闻奖项60多个,出版了新闻专著4部。就文艺的角度看,最近几年他又接连出版了《那年,雪飞扬》《南京的风花雪月》《紫金草》《紫金山下二月兰》《金陵佳人》……都是反映南京文化历史的小说、散文。
新闻人的敏锐目光,让他发现了感动人心的真实,触发了灵感;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让他捕捉的题材给人以思考、启发的意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在眸里;一人一物,一事一情,皆在心中。他说,好的文艺作品不能是自娱自乐的“小确幸”,而是要有“意义”。眼下,陈正荣又为另一部 “书写南京”的文艺作品忙碌着,是关于《红楼梦》的。“南京这座城市可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我努力让自己的书写有一定的文化承载。”
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表示,从《大明城垣》等系列作品可以看出,南京是一座“富矿”,作家从各个角度,都能挖掘、提炼出“金子” ,“南京书写”大有可为。(融媒体记者 邢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