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现场
发展中的合肥,从来不缺镜头。秀美的大蜀山、拔地而起的“科大硅谷”、人潮涌动的“新粮仓”,早已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吸引年轻人“扎根”。
7月初开始,庐阳区首届环城街拍摄影展在环城德必易园1楼举办。
在这里,城市光影,彼此交错辉映,因为这场展在“号召”“为一百位合肥青年办一场展”。
“环城印象”,亮出城市“旧貌新颜”
7月31日,我“穿越”了。踏进环城德必易园那一刻,我像是掉进了“时空隧道”,关于合肥的瞬间在我眼前掠过。抬头,有一缕逍遥津公园的夏日阳光;转身,便置身在步行街的“不夜霓虹”。摇摇头,伸出手,我才感知到,是这些悬挂照片的“魔力所在”。
309张照片,定格出合肥的309个瞬间。
这座城市是令人感到熟悉的,它是我们出门就能看到的光景;但它在这里,也是令人感到“陌生”的,每一刻的精彩,足以让人感叹镜头的“精妙”。
这里是一场关于青年视角的合肥“故事会”。工作人员杨标告诉记者,庐阳区首届环城街拍摄影展自6月6日起在线上平台开始广泛征集作品,呼吁青年摄影爱好者用镜头捕捉合肥老城的“新颜”。
一声号起,群情激动。
杨标说,从6月6日到6月15日共9天时间,展会收集到了100多位青年总计309张照片。而这些照片则被30块吊装长虹展板、共60个版面悉数展出。
除此之外,照片也被划分出多个主题:光影、花木、劳作,供观众选择欣赏。而在照片下方,也精心标注出了创作者的姓名以及社交平台账号名称。
展会的设计并不算太华丽,选址在老旧朴素的原合肥师范学院,照片也仅简单地以张贴、悬挂的形式进行展览,但这场“低成本”的摄影展,却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子的关注。
“很多‘打卡’过的市民都会在社交平台上推荐大家前来看展,所以现在每天的人流量都还不错,”站在充满浮灰墙壁前,杨标高兴地说道。
合肥“新青年”,看见老城“新活力”
一百多位合肥青年的镜头,便有一百多份不同的“合肥感受”。
作为前期项目的策划人之一,杨标告诉记者,投稿的一百多位青年里,既有刚踏进校园的学子;也有奔赴在产业发展的职场人士。
为了鼓励真实地表达,“我们拒绝摄影‘老手’,鼓励非专业青年投稿,”309张照片里,一半是斟酌后的巧妙构图,一半是对这座城的情感与热爱。
参与此次摄影展投稿的青年陈不二就是一位业余的街拍摄影爱好者,当得知自己的作品被选中参展后,他的喜悦溢于言表,“有人给我办展啦!”他挥舞着手臂,招呼记者来到一块绿色展板前,某张照片底下,鲜明地刻印着他的名字,“我感到特别惊喜和感动,很高兴有人能肯定我并鼓励我,让我能够用镜头,讲讲我在这里的生活与故事。”
自己的感受得以表达,陈不二很是开心,而他也作为“游客”,观览了其他青年的“合肥故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青年视野下的城市风光与发展,”他说。
青年“汕珂”聚焦街头卖菜秤,照见了生活的俗常,“秤上是公平,也是安居。”前来观展的市民王鑫说;而摄影王大龙则俯视定格住了城市的夜景,一条条“闪光”的道路,“亮出”了合肥的繁华,“或许他也和我一样,感叹着这片土地的惊人发展吧,”在“夜景”主题展中,刘文杰驻足了许久。
“我们专注于倾听青年内心的城市故事,所以不带有任何商业化的目的,”杨标表示,“真实的情感”,便是这场展会的“门票”,免费设定下,他希望这场展会能够成为青年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市民们感受城市变化的桥梁,“希望大家能发现古城新韵。”
陈不二说,摄影让他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照片里不仅有这座城,还有我,有我的情,它委婉地告诉我,‘在这里,我存在’。”这处曾经作为教育之地的环城德必易园,此刻却“生长”出了新一代青年的声音。
此次摄影展全程免费,未来也会进行常态化运行。但杨标并不觉得这是“终点”,“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希望能把这个展一直办下去,激发更多青年对合肥老城与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