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要闻

融在当下 未来可期

  潮涌催人进,风好正扬帆。

  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与干事创业的激情在东太湖畔相遇相融,吴江,这座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八的“创新湖区、乐居之城”,由此掀开了崭新的发展篇章。

  做好“规划融合”文章、“项目投入”文章、“科技创新”文章、“生态绿色”文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吴江以“融”为本,在求“变”中凝聚发展共识、在求“快”中提升发展质效、在求“融”中打造发展标杆、在求“优”中强化发展保障,以“归零心态”和“奋斗姿态”,努力在高原之上打造更多高峰。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借好“风口”,吴江,当下有为、未来可期。

  探索求“融”

  ——以协同实践“犁”出示范区一体化新经验

  古镇黎里的游客集散中心,八方游客会集于此,吴江人也从这里通达四方。

  数据显示,这座长三角交通互联枢纽,今年已运行跨省公交超过7000班次。

  搭载着百姓的亲情和游客的热情,跨省公交便捷了出行,更丰满了吴江、青浦和嘉善三地间的“朋友圈”。

  关系还在密切。

  9月17日,青浦吴江跨区域电网末端“手拉手”,两地交界区域电力能源保障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9月25日,随着通向上海青浦的康力大道打下第一根桩柱,苏沪两地间多年的“断头路”开启了牵手的新行程……

  如果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跨省公交运营、电网末端拉手、打通“断头路”只是吴江迈出“融合”发展的第一步;那么,种种物理“对接”之上,化学“融合”的迈进更显从量到质的变化。

  步入宽敞明亮的吴江区行政审批局服务大厅,拾级而上,便可在二楼北侧的业务办理区找到一个显眼的窗口——“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窗口。该窗口的开设极大方便了办理长三角业务的居民。截至目前,首批已实现30项企业服务事项、21项个人服务事项的“一网通办”。

  制度创新,破除了行政区划壁垒;高水平合作,更开启了吴江项目招引、产业转型的高质量新征程。

  吴江区委常委、吴江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范建龙说,借助长三角中心的核心区位优势和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优势,吴江开发区将大力发展与上海地区耦合度高、补链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紧盯国家战略的同时,找准自身定位,借势发展、乘势而上。“下一步,我们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引入方向,年内力争再签约落户2家世界500强企业。”

  “在求‘变’中凝聚发展共识、在求‘快’中提升发展质效、在求‘融’中打造发展标杆、在求‘优’中强化发展保障。”吴江区委书记王庆华说,迎着国家战略的“风口”,吴江要全力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从全局的高度、长远的角度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示范区建设,做好空间腾退和转型升级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空间和产业两个规划,让更多好项目落地,让生态绿色这个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亲商筑“融”

  ——以主动服务孕育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

  今年暑期,东太湖畔的亨通梦幻水世界主题公园,成为苏州市民休闲消暑的又一好去处。

  梦幻水世界在今年6月底试营业,热闹盛况的背后,离不开吴江供电部门的辛劳付出。

  “在一个多月的前期供电方案规划中,供电人员现场跑了十多次,与项目团队开会数十次,保证了梦幻水世界如期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亨通集团苏州湾梦幻水世界负责人杨林这样夸奖供电部门的主动服务意识。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从这个地方企业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上,也可见一斑。

  吴江,是全省民营经济的领头羊,民企总数已超7万家,注册资本超4000亿元,培养了4个中国500强企业,1个世界500强企业。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政府“店小二”服务也提出了更新更细更高的要求。

  为此,吴江定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堵点”,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优化工程项目许可、优化水电气接入等服务,促进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以更多的“回声”,回应企业“呼声”。

  8月底,吴江出台了《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查处回应办法》《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方案》等多项新政,用“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在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铭看来,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全力当好“店小二”就要多听企业诉求、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多为企业做“雪中送炭”的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坦荡真诚地同企业交往。

  同时,吴江以智能工业优存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增量,以集成式改革标杆增活力强动力提效率,以“创二代薪火工程”确保企业接续发展……想方设法出政策、优服务,鼓励、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结构日益优化。

  主动服务的意识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吴江奔着“企业愿意来、办得好、不愿走”的目标大步迈进。截至目前,吴江已拥有电子信息、丝绸纺织两个千亿能级产业,光缆电缆、装备制造两个五百亿能级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四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和板块经济独具特色。

  科技助“融”

  ——以企业创新激发产业转型新红利

  10月16日,一年一度的江苏(盛泽)纺博会再启大幕。今年的盛泽纺博会,因为“时尚”的加入,更显与众不同。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迸发创意活力。“‘在丝绸古镇、纺织名城、时尚之都’三张闪亮名片的加持下,盛泽借助国家先进功能性纤维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势和研发优势,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纺织面料研发的盛泽‘硅谷’,加快新兴产业园建设,增强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承接力。”吴江区委常委、盛泽镇党委书记王益冰说,盛泽将通过创新突破,不断增强东方丝绸市场的活力和能级,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市场,用“绸都风尚”诠释“时尚风向”。

  同心掬得满庭芳。

  当升级转型成为各产业的“公约数”时,吴江吹响了优化创新生态效能的“集结号”。通过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链,着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全方位地提高创新浓度和密度。

  人才“渴”,就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技术“渴”,就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高质量研发机构;项目“渴”,根据产业和定位引进科创性和引领性的项目;空间“渴”,加快腾退落后产能盘活土地资源……

  “中国丝绸小镇”震泽,在传统丝绸产业的转型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丝兴三业,三产绕一丝”的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创新产品工艺、拓展营销渠道和推进产学研结合三方合力,让创新“赋能”丝绸新一轮发展,实现了“金花领衔,小花紧跟,百花齐放”的产业集群效应。

  在创新链、技术链与产业链、价值链的“环环相扣”中,加快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有效激励了企业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良性循环,在不断超越中永立潮头。目前,吴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位居全省县(市、区)首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88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以改革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喜人成绩的背后,“吴江科技创新地图”功不可没。

  这套历时一年多自主研发的管理服务咨询系统,涵盖了“企业—项目—载体—人才—金融”等诸多创新要素。通过它,吴江科技部门摸清了企业的科技家底,整合了创新资源,从而打破了科技系统内外部的数据壁垒。由此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为吴江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吴江全区有900多家企业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后备名单。

  接下来,吴江还将依托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深化与上海科技部门的联系和与上海优质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大力吸引上海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和国际化创新资源。在今年推动10家优势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南大等共建创新联合体的基础上,明年再推动10家左右的企业与顶尖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从源头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6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