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要闻

太仓弱村变强靠什么?探访两个村的实践样本

  以占全国3.8%的耕地,生产占全国5.5%的粮食,养活全国5.8%的人口!这是江苏交出的“三农”答卷。自2011年起,江苏多地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累计承担107项改革试验任务,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

  春风再鼓劲,扬帆正当时。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经济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江苏如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列、水平更高?连日来,人民网记者奔赴江苏各地,深入田间地头调研采访。

  没有哪个村天生就富裕。在“锦绣江南金太仓”,雅鹿村和东林村这两个村由弱变强的故事,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缩影。

  曾做过村干部的周祖兴,提起雅鹿村的发展变迁颇为激动,“新世纪初,村里没有集体财产,也没有办公楼,连修路的钱都要四处‘化缘’。”短短十几年,雅鹿村的变化翻天覆地,村党委书记顾爱东告诉记者:2020年实现村集体收入1846.8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000万元;村级经营性资产达到3287.6万元,比2006年并村时增长了40倍。

  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炳华说,近年来,当地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转型升级,雅鹿村、东林村正是探路先行的“样板”。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3月份在太仓调研时强调,太仓“三农”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希望太仓市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发挥临沪优势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为全省全国多探新路、创造经验。

  雅鹿村:从“输血“到“造血”

  走进雅鹿村,碧绿的麦田、清澈的河道、整齐的村居……一路上,乡风扑面而来,美景目不暇接。

  开门见山,顾爱东闻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在报了今昔对比的发展数据后不由得感慨,“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们做到了。”据介绍,雅鹿村的发展腾飞靠的是村企共建。

  雅鹿集团是太仓当地有名的服装化纤企业。2006年,雅鹿村由长沙、新市、飞跃、鹿南4个经济薄弱村合并而来,是苏州当年出了名的“贫困村”。15年前,刚过而立之年的顾爱东当选为村干部,与班子成员主动与雅鹿集团结对,达成“以企带村、村企共建”的发展共识,合并后的村子也更名为“雅鹿村”。

  “雅鹿集团的帮扶,让我们从‘输血’到‘造血’走上康庄大道。”顾爱东介绍,2007年时,雅鹿集团出资为村里建成两栋标准厂房,村里当年即收到第一笔租金54万元。

  随后,尝到甜头的雅鹿村,在雅鹿集团的担保下从银行贷款110万元,开始扩建标准厂房。目前,该村标准厂房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达900多万元,预计到今年底还可以再增加2.5万平方米。“这里将打造成雅鹿村的‘孵化器’。”顾爱东满怀期待。

  在顾爱东看来,壮大集体经济要靠两条腿走路。除了建标准厂房,雅鹿村从2007年起开始流转土地,采取村集体自主经营模式,村民们土地换社保,腾出富余劳力到村集体企业务工,每年至少也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如今,村里的4000余亩耕地均已流转至村集体,其中2242亩由雅丰农场专业合作社经营。“去年,雅丰农场实际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他说。

  “拆迁后,我们住进了村里统一规划的小楼里,家里9亩多田地流转给了村里,每年有1万多元收入,可以安心打工或创业。”村民吴惠国说,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后的雅鹿村不断反哺村民,整治河道、修路、绿化,村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生活得很惬意。

  东林村:以“循环”促富强

  “每月1800多元失地社保金,每人每年120斤大米,还有股金分红、人身意外险、重疾险。”今年66岁的周培英是城厢镇东林村村民,提起现在的生活连说“知足”。她一家6口人,住着村里拆迁安置的235平方米的复式楼。

  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介绍,该村2004年由4个村合并,共计768户村民,可耕地面积4400亩。合并之初,村级财力只有70万元,资产不过250万元,富民强村成了村两委班子的一致目标。

  与雅鹿村一样,东林村也将村民的耕地全部流转至村里集体经营,农民拆迁到集中居住小区。“当初,我们召集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每个月集中开一次会,对老百姓的所思所需所求,特别是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集思广益。”苏齐芳说。

  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东林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并造福于民?该村提出了“三集中、三置换”的发展理念,即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置换城镇公寓房、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以农民拥有的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

  近年来,东林村村级经济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在农业经济方面,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形成“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引进智能灌溉、北斗导航、飞防植保、激光平整等新型科技,实现东林农场各环节数字化管理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绿色生产模式等可视化监管与展示。

  据介绍,东林村形成循环农业模式后,太仓市15万亩耕地产生的秸秆一半加工成了畜禽饲料,既消除了秸秆焚烧问题,又解决了5000头羊的饲料;每年3000吨的羊粪做成有机肥料,又节约了化肥成本。“循环农业生产出来的金仓湖大米每吨比普通大米多赚4000元,每年至少增加收益300万元。”苏齐芳告诉记者,通过发展循环农业,该村去年农业产业链经营性收入达3490.83万元,全村资产已经达到了3亿元。

  此外,2020年,东林农场全力打造太仓首个农民公园“味稻公园”,彩虹大道、四季驿站、穗月广场等业态全新亮相。下一步,东林村将抢抓多重叠加战略机遇,重点推进田园新干线、云山米都、萌芽工坊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助力打造长三角美丽生态休闲网红打卡地。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54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