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共赢的主体不仅是政府和企业,居民也将享受到快捷交通、优质医疗、便利生活设施,以及丰富的文化旅游福利等。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州高新区始终目标清晰,步履坚定。
近年来,随着不断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大配置范围,辖区居民“朋友圈”愈加扩大,“生活圈”内容愈加丰富,生活愈加便捷精彩,老百姓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
借力共建
方便居民“说走就走”,织密区域路网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是先行官。如何搭建快捷交通路网?深度对接上海,借力发展、借势提升是破题关键。
去年,高新区公交公司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深度合作,探讨高新区公共交通运营优化方案。项目围绕轨道交通、有轨电车与常规公交一体化发展,以及居民出行建议,开展线网优化及后评估工作。该项目目前已形成终期成果,今年将组织专家评审,提交最终成果。
同时,苏州高新有轨电车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展开深入合作,研究有轨电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课题。该项目旨在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目前软硬件均安装完毕,今年计划对功能作进一步优化,并选择一列车进行实际运营。
前不久,太湖科学城的苏锡常城际铁路全线预、工可研究工作启动。预可方案基本稳定,纳入今年省重大项目库力争开工项目,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段先导段将今年开建。未来,苏锡常城际铁路直接服务长三角都市圈通勤,这意味着高新区对接上海将更加紧密,方便居民“说走就走”。
借智共享
“家门口”享受上海优质医疗服务
5月18日,在苏州科技城医院5周年院庆暨长三角医疗融合发展合作大会上,高新区与上海一批优质医疗资源签约,建立长三角异地分诊平台。这意味着长三角优质医疗融合发展再升级,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诊疗服务。
充分对接上海优质资源,让辖区医疗保障“好上加好”,在高新区,这样的便利早已有之,且不断升级。
苏州科技城医院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成立肿瘤中心。引入该院放疗科章真教授专家团队,现已完成第一、第二阶段合作并完成第三阶段合作签约。引进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院士专家团队、上海瑞金医院泌尿外科徐丹枫教授专家团队,并与上海长征医院、上海肺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合作签约。
高新区人民医院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合作。引进心内科杨兵教授领衔的临床医学专家团队,融合高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在高新区人民医院设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团队工作站。
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深化合作项目。依托上海新华医院,成立新华医院罕见病诊疗中心苏州诊治分中心,成立新华医院长三角急救中心苏州培训基地,下一步,计划成立新华医院苏州肾脏病理中心。据悉,该项目将填补苏州空白,更将为肾脏病科“十四五”创建江苏省重点专科或建设单位打下坚实基础。
借势共赢
“走出去”寻求更大市场、更多空间
鼠标一点,不用出门,买菜就能轻松搞定。借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作为高新区本土优质生鲜服务电商平台“独角兽”企业,目前,食行生鲜在苏州、上海、无锡设立4000多个社区站点,家庭用户超过330万户。
食行生鲜是一家具有线上订购、线下社区智能冷柜自提的生鲜零售新业态企业,从2012年创业至今,已发展成为国内全品类生鲜电商领军品牌。“政府助力让我抓住了机遇。”该企业负责人张洪良说。
把握机遇,顺势而为,让辖区资源寻求更大市场、更多空间,高新区不缺胆识和魄力。
在虹桥高铁站,一个乡愁小栈是最好见证。在这里,能领略苏绣、江南丝竹等传统文化,还能领略大阳山的芳草清香、生态农场的田园逸趣、苏州乐园的现代化游乐,以及“新硅谷”的科技魅力。将区内文旅资源全部“搬”进乡愁小栈展厅,高新区意在将至美人文和自然景观传递给更多朋友,诚挚邀请国内外游客走进高新区,感受杏花烟雨的江南柔情。
“长三角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基础。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一员,苏州高新区正聚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更多民生红利惠及百姓。”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方文浜表示。(苏报驻高新区记者 刘晓平 苏报通讯员 张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