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要闻

苏州乡村振兴的“三种模样”

  小桥流水,船渡人家,杏花微雨,山水如画,江南自古以来浸润着中国人的诗情画意。近年来,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温柔的江南水乡又增添了新的魅力。近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笑脸”融媒体新闻行动走进苏州,一起来感受苏州乡村振兴的“三种模样”。

  肖甸湖村——生态宜居的魅力水乡

  走进苏州吴中区肖甸湖村,眼前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依水而建,波光粼粼的湖面交织着绿意盎然的田园。风景恬静、空气清新,如同走入画中一般,往来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一座完全坐落在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村庄,也是苏州唯一的“0工业”村庄。面对如诗如画的美景,记者也不禁担心,仅仅依靠生态、依靠农业和旅游业能让村民富裕起来吗?肖甸湖村党总支书记丁建国很有信心地介绍,他们一方面深耕农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湿地公园,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民宿经营,未来一定能将肖甸湖村打造成一个“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独具水乡魅力的宜居家园。

  “肖甸湖村将继续利用好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两张名片,鼓励、扶持好村民开设民宿和农家乐等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丁建国说道。

  迎湖村——产业兴旺的江南田园

  苏州相城区的迎湖村则是另一副模样。迎湖村历来产业兴旺,村内的迎湖工业园有248家企业,为村民就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这样一个工业强村在农业发展上也毫不含糊。

  在迎湖村,“90后”新农人朱赟德将北斗导航技术运用进稻田里,实现了水稻种植高质量节本增收。

  “通过北斗卫星定位好这一块田,把行走的路径都计算好,通过控制系统,让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自己开始作业行走。一个可以达成节省人工的目标,第二个要比人为操作更加精准。”朱赟德说道。

  朱赟德不但自己勤奋钻研,还将高效先进的现代化水稻生产模式进一步推广,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每年为周边农民增收大约300万元。如今的迎湖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强民富,千亩稻田美景也是迎湖村一张靓丽的名片。

  冯梦龙村——乡风文明的智慧村庄

  迎湖村向东大约10公里,就是冯梦龙村。这里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故里。行走在村里,到处能感受到冯梦龙元素。不仅有冯梦龙故居、冯梦龙书院,还有根据话本小说里场景建造的油坊等等。

  村党委副书记姚锋介绍:“冯梦龙书院是一个公共阅读空间,承载着许多冯梦龙相关的文化,我们的村民都会来感受一下。我们还收集了一些冯梦龙相关的名言警句,一些家规、家训、家风,每家人家都会去宣传,无形当中提升乡风文明。”

  除了乡风文明建设,冯梦龙村的智慧建设也是一大亮点。这个古老的村子,是全国第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村,村里给村民分红是数字人民币,村里每个小店都能使用数字人民币,比城里人还时髦。打开数字人民币app,扫一扫收银台上的二维码,输入支付金额,“叮”的一声,就支付完成了,连互联网都不需要。下一步,冯梦龙村将继续结合自身长处,推进乡风文明和智慧建设,打造成为苏州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三座村庄是苏州乡村振兴的三种模样,而每一种模样浮现出的都是村民春天里灿烂的笑脸。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85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