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太湖公路荣获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苏州交通:构筑美好农路,铺就“诗与远方”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近日公布2022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名单,江浙两省四市——苏州市、无锡市、湖州市、常州市共建的环太湖公路成功入选。
环太湖公路是我国首条省际合作建设的风景路,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载体。2021年,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发布,“两省四市”共同签署环太湖一体化框架协议,协力创建“环太湖公路”品牌。苏州段作为环太湖公路四市中最长的一段,自创建以来,苏州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其他城市,为环太湖公路锻造“全国示范”注入强大动力。
四城携手打造最美农村路
车行公路上,人游画境中。
作为江浙两省的“新名片”,环太湖公路以苏州市相城区为起点,沿太湖依次经过苏州市高新区、吴中区、吴江区,进入湖州市吴兴区、长兴县,转入无锡市宜兴市、无锡市滨湖区和常州市武进区,形成闭环。环太湖公路全线100%为等级公路,路域环境整洁优美、附属设施完备可靠、公共交通便捷畅达、服务设施完善贴心。
早在2021年,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全国示范路蓝图发布,苏州与无锡、常州以及浙江的湖州共同推动环太湖“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建设。三年来,四座城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绿色生态一体化构建、交通服务一体化提供、文旅产业一体化打造、党建引领一体化带动,构建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公路治理体系。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交通项目的典型代表,环太湖公路荣获‘最美’称号,得益于四个城市的合力创建,也必将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焦亚飞介绍,为了更好地落实项目推进,四市成立一体化发展创建联盟,并以此为基础,环太湖沿线各区(县、市)交通部门均建立了与文旅、建设、水利等横向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路域环境和交通安全整治等方面强化联合执法,提升公众参与力度。
不仅如此,四市还致力于实现在环太湖公路沿线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生态、文旅产业、党建引领等方面的一体化打造,同时,在公路交通领域构建区域间高效协同、部门间紧密联系的一体化体制机制上发力,共同打造环太湖生态文旅圈。
如今,环太湖公路不仅是联通“两省四市”的出行路,更是一条串联沿线百姓致富的“振兴路”。据统计,环太湖公路沿线辐射带动5A级景区8处、4A级景区42处,覆盖国家级传统村落、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30余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得益于农村路网的便捷畅通,太湖沿线各区(县、市)农旅融合项目、民宿经济项目、田园综合体项目纷纷落户,传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农路+”新发展理念在环太湖公路逐步落地生根。
环太湖公路苏州段凸显别样吴韵
夏日傍晚,驱车行驶在环太湖公路苏州段,道路一侧草木葳蕤、花香四溢,另一侧湖面辽阔、波光粼粼,不远处的山坳里是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眼前景致令人心旷神怡,沿途更有杵山生态公园、房车露营公园、马山驿站等生态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点缀,撩人风景尽收眼底。
苏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王晓东介绍,为了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环太湖公路,苏州推出新建一馆、打造二节点、凸显三亮点、完善四驿站、形成五示范、融合六文化的“123456”具体措施,结合党建、人文、基础设施、生命安全防护、智慧交通体系、运输服务等资源,打造了党建带、人文带、工匠带、安全带、信息带、服务带等多种道路文化,将沿线景点、特色乡镇、红色文化发源地等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了走环太湖公路,看太湖美景,感受吴韵文化的观光带。
在环太湖公路上,有一段约26公里的路段两侧各有一条蓝色的健身步道,串联起13个村庄,是周边居民跑步健身的首选场所,也是骑行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骑行爱好者陈红常常一大早和骑友相约于此,沿着“太湖蓝”一路前行。“一路上湖光、绿树、山色,随便走走都是一场美丽生态游,心情好极了!”
路美千家笑,通途百业兴。吴中区光福镇坎上村村民金燕君对此感受颇深。自从家门口的防洪大堤被改造成“太湖蓝”后,她家不仅出行更加便捷,生活轨迹也由此改变。就在“太湖蓝”路段通车后不久,一名投资者看上了金燕君家的房子,双方签订了10年的租赁合同,将她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祖宅变成了民宿,我也转变为民宿的管家。民宿紧挨‘太湖蓝’,迎面就是万顷太湖,节假日都是满客。”金燕君说,“网红湖景房”生意非常红火,年收入20万元,比以前翻了一番。
环太湖公路全长416.2公里,其中苏州段286公里,覆盖15个乡镇、街道,80个行政村。苏州交通部门为此大力整合交通、邮政、商贸、供销等物流资源,以“四好农村路”打开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通道,保障农产品运输“货畅其流”、实现“新鲜直供”,稻米种植等传统产业因此而蓬勃发展,碧螺春、枇杷、杨梅等特产畅销全国,有力推动了沿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满足百姓对美好农路更多期盼
远山、太湖、民居……8月7日下午,吴中区临湖镇书画爱好者曹英杰在自己家里即兴挥毫,约半小时后,一幅江南人家图跃然纸上。“晨起到太湖边散散步,下午在家里写字画画,外出交通也很方便。”年近六旬的曹英杰说,为了养老,几年前就在太湖边买了一套房子,也是为重新拾起因年轻时工作繁忙而耽搁的书画爱好提供更好的环境。
一条环太湖公路,既是苏州积极践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注脚,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交通强国示范先行区建设,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苏州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苏州农村公路里程接近1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85%,实现了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100%、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覆盖率100%等8个“百分百”,农村公路通达条件、技术等级、路况水平持续保持全省领先。
一条路,提升百姓幸福感。90后的何宏伟是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的村民,他时常听长辈讲以前岛上卖农产品都要靠撑船的故事。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太湖大桥通车,进出西山岛方便了不少,但快递业还是不发达,农产品销售困难。“10多年前,家里销售茶叶、枇杷、杨梅、李子等,年收入3万元左右,近年来,有了农村公路和快递物流的助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销路,年收入达到15万元。”
作为高质量、高标准建成首批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苏州持续实施“农路+”战略,相继推出“农路+党建”“农路+旅游”“农路+产业”“农路+文化”“农路+体育”等模式,为农村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高质量农路的带动下,苏州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56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4.3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2:1。未来,苏州还将持续拓展“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外延,不断满足百姓对美好交通的更多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