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千年历史的昆山市锦溪镇近年来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农文旅融合“醉”美水乡。
在长云村数字化草莓工厂,外形美观、透光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文洛型玻璃温室内,环流风机系统、高压喷雾系统、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智能设施高效运转。长云村数字化草莓工厂负责人杨增增告诉记者:“我们与科研院所研究团队合作攻关,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种和培育了‘初恋的味道’‘天使8号’‘美味C’等‘网红’白草莓,满足高端需求,提升亩均效益。”
藏粮于地,藏技于人。锦溪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探索镇农地股份合作联社、合作分社、生产小组延伸型网格化管理模式,培育出一批“能农能商”的新农民。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座窑”是锦溪水乡风貌的真实写照。作为“古砖瓦之乡”,锦溪依托窑资源和砖文化,融合专业团队力量,对占地约40亩的古窑群遗址进行“微介入”“微整形”,打造祝甸砖窑文化园,并结合水乡元素配套建设民宿酒店,带动村民就业,吸引青年回乡创业。
在锦溪,有关农文旅融合创新的实践还有很多。
在长达6000多米的锦溪古内河水道上,16座古桥散落其间,两岸的石驳岸、石级河埠头错落有致。锦溪挖掘水利遗产文化内涵,探索水利遗产与现代生产生活协同发展。在精心保护和修复下,100余枚缆船石造型别致,50余处石河滩、水码头等驳岸小品古朴悠远。
锦溪激活社会力量,征集民间收藏,鼓励开设民间收藏博物馆,享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美誉。在此基础上,当地依托社科基地、“文化大礼堂”等平台,组建社科进基层宣讲团,推出“江南文化非遗课堂”,常态化开展社科讲座,助推地域优秀文化“出圈”。
古色古香的汲坞茶舍面积不大,用青砖搭建的展架上陈列着手作茶杯,临湖的阳台上摆放着几张经改造的长桌,葫芦瓢制成的茶漏、江南雕花装饰木板,无不显示出店主的匠心。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汲坞茶舍是锦溪恬美风韵的缩影之一。
锦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钱玺说,锦溪统筹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紧扣“精致休闲、清新体验”理念,精雕细琢完善配套、提升品质,避免急功近利和过度商业化。
精品民宿是整合乡村资源的黏合剂,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计家墩坚持高定位、高标准,邀请青山周平、刑永恒、郑光强等知名设计师操刀,打造江南半舍、无象归园、溪地阿兰若等系列化轻奢美宿;创新多元业态,挖掘民俗风情,打造“计家墩理想集”,引进陶艺坊、船艇坊、木艺坊等,丰富游客体验。
锦溪镇党委书记宋崎说,该镇将继续以农文旅为抓手,整合生态资源,推动资本“下乡”,延伸“乡恋”产业链,带动周边业态群聚发展,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锦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