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一大早,吕薇便匆匆起床洗漱,吃点早饭,骑上电动车赶到团部六楼排练厅,换上演出服装,压腿、下腰……做起了热身运动。此刻,偌大的排练厅,陆续有演员进来,热热闹闹的一天又开始了。
“我们这几天几乎是紧锣密鼓地饱和式排练,为凤台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非遗文化专场做好充足准备,这次我参演的是花鼓灯传统剧目《夫妻观灯》……”吕薇边压着腿,边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
90后的吕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台花鼓灯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头顶国家三级演员、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副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研究会理事等多个头衔。近年来,由其主演的花鼓灯群舞《八月桂花》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作品、花鼓灯群舞《桂花母亲》获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节目”和淮南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2023年9月,吕薇被授予淮南市第二批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称号。
锣鼓锵锵,秋风漾漾。一个兰花指,一记颤颠抖,排练大厅内,吕薇和同事们将花鼓灯舞蹈的经典动作演绎得美妙动人。一通排练下来,吕薇和同事们的脑门上已沁满了汗珠。“我们花鼓灯舞蹈里男角统称鼓架子,女角统称兰花,演出时,鼓架子要把兰花扛在肩上,要比我们兰花累得多。”
花鼓灯相传最早起源于夏代,是汉民族舞蹈中一支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也是安徽省重要的一张文化名片,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台花鼓灯是花鼓灯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有400多种语汇、50多种基本步伐,讲究男女角色配合,着重感情描绘,动作细腻,扇花变化多样,其典型动作“三道弯”,是东方舞蹈的重要特征。凤台县被评为中国花鼓灯之乡,每年地方春晚、送文化下乡等大型文艺活动,花鼓灯都是必选项目。
“多年来,艺术团始终把挖掘、继承、宣传、提升花鼓灯艺术为己任,依托一团一校,在整理提炼传统花鼓灯元素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创作,《瞧这帮鼓架子》《千里长淮一条线》《板凳龙》等一批时代感强的花鼓灯剧目,不仅在国内舞台上频频亮相,并走出国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演出。” 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团长、花鼓灯艺术中专学校校长王利梅说。
为破解非遗文化传承中普遍存在的“人走技失”“后继乏人”难题,将这一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凤台县接续培养传承人,将“一团一校”作为文化大县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为花鼓灯搭建展示、表演平台,并在陈派花鼓灯艺术的发源地凤台县新集镇陈巷村建成安徽省首家花鼓灯村史馆,进一步让非遗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据王利梅介绍,目前凤台花鼓灯还有两位国宝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虹和张士根,虽然他们均已年逾八旬,却依然精神矍铄,对花鼓灯艺术的情感丝毫不减,经常走进花鼓灯艺术学校,点拨青年演员的动作细节,现场跳上一段,演示给他们看。
近年来,凤台县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非遗项目不断推陈出新,焕发光彩,花鼓灯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和大型活动中取得佳绩,前不久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还荣获了“顶尖舞者”安徽赛区第一名等奖项,受到业内人士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如今在凤台县,乃至淮南市,花鼓灯都是大型晚会的必备演出项目。在凤台县各个村级文化中心,花鼓灯更是舞台上的主力军。凤台县通过汇报演出、巡演、送文化下乡等形式,把花鼓灯送到百姓身边,在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不断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传承好花鼓灯,我县还连续多年举办了花鼓灯业余大奖赛,鼓励文艺爱好者参赛,发掘培育传统艺术人才,我们艺术团也一直在推进花鼓灯进校园精品工程,将花鼓灯艺术带入校园,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让更多的人熟悉花鼓灯文化,这两年我们还组织专班整理出一系列凤台花鼓灯舞蹈组合,录制成视频,在我们艺术团的官方新媒体上推出花鼓灯公益课堂,为喜爱花鼓灯的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了解、学习花鼓灯的渠道。”王利梅告诉记者。
通讯员 徐艳友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