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观影就像是一场“解码”之旅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见面会举行

  记者 张熠

  昨天,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见面会在上海影城千人大厅举行。一群穿着各色旗袍的年轻观众颇为惹眼,她们都是“电波”的“铁粉”,“6月7日电影节开票当天,就抢着买了今天的观影票,先睹为快。”

  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故事为素材,是由上海这座城市红色基因孵化而成的一张红色名片。

  舞剧带来“触电”的自信

  站在台上面对“电波”的电影观众,主演朱洁静用“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第一次拍摄电影的自己。“会有一点小慌张,但没有怯场。我觉得这是源于舞剧‘电波’带给我们的自信。导演创造的角色非常好,六年来我们演出了600多场,每一次在舞台上,带给我们一种‘我很强大’的信念。”

  另一位主演王佳俊也分享了自己“触电”的独特感受,“作为一个舞蹈演员,能够带着舞剧电影走上上海国际电影节,面对那么多导演、演员,感觉他们是在审视我。但我们舞剧电影‘电波’能够展示出不同元素,能够代表中国、代表上海、代表这个城市的开放,突然觉得我也是有底气的。”

  1958年版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白饰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女儿孙庆原也和好友们组了“观影团”,来见证“电波”这个经典IP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孙庆原感慨地表示,她深深为电影所感动,“电影最后一幕,那句‘同志们,永别了’是父亲的声音,我的眼泪掉了下来。舞剧电影把舞台跟电影表演融合在了一起,向经典致敬,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安全出口”是穿帮吗

  在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导演郑大圣用了创新的艺术表达手段,反复在舞剧舞台与石库门现实场景中跳入、跳出。从前几日的专家研讨会,到这次普通观众的映后交流,“电波”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引发热议。

  还有一个热议的话题是舞剧电影中,明晃晃地出现了剧场后台“安全出口”的绿色指示牌。有位观众说:“这个镜头一出来,旁边就有人说‘是不是穿帮了?’但是我觉得这个细节肯定不是穿帮。它反而暗示了李白明明可以退到安全地带,但他选择了去面对危险和牺牲。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显然,这是导演有意为之,但如何去解读,导演把选择权留给了观众。有观众说,特别享受寻找“密码”的乐趣,“比如看似穿帮观众席的出现、小裁缝练功厅舞段、密码雨、油画天空等。”

  对此,主创把观影过程比作一场“解码”之旅。“舞剧电影里运用了非常多有导演巧思的电影语言,每次这些观众镜头出现的时候,背后又有怎样的表达,我觉得大家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电影里找找答案。”导演崔轶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8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