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要闻

我市以法治之力解企业之忧

1月18日上午,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淮安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表决稿)》这部聚焦市场主体诉求的地方性法规赢得在场418名人大代表的高度认同,全票表决通过。

该《条例》是我市取得立法权以来,市人代会首次审议的实体性法规,也是目前省内同类法规中唯一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的法规。《条例》从项目建议征集到草案的起草、修改、审议、表决,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和监督。《条例》分为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仅有7章46条,重点突出、内容精炼。

为找准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多位领导分别带队进行专题调研,设计了包含金融服务保障、物流保障等10大类3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表,五级人大代表及相关企业近万人参与调查,形成了100多页的调查报告。2023年4月、6月和8月,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第十一、第十三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次讨论,首次采取三审方式提交市人代会表决,推动“四最”营商环境成为淮安鲜明标识。值得一提的是,《条例》明确了“淮安企业家日”,体现出对淮安企业家的充分认可和尊重。

近年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主动作为,积极落实“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服务理念,以全天候、常态化、零距离的服务,齐心协力,爱企护企,全方位助企纾困解难,形成全市上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浓厚发展氛围,将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市项目攻坚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总投资103亿元的南高齿从开工到试生产仅11个月,总投资130亿元的捷泰新能源从开工到部分投产仅120天,总投资202亿元的中天钢帘线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100天,总投资200亿元的天合光能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32天。项目“个头”越来越大,建设进度却越来越快,不断刷新“淮安速度”纪录。

《条例》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实践中的成熟经验和有效举措予以固化,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提出制度性解决方案,为我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四最”营商环境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