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烟火气”和“洁净美”和谐共生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稳定,为了让经济复苏的步伐迈得更快些,苏州市各地纷纷打响了夜经济品牌。作为助力提升行动中的“重头戏”,苏州城管部门启动的“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试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小市场”,让大家闻到了久违的城市“烟火气”。如何让人间“烟火气”和城市“洁净美”和谐共生,这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风险题”。因地制宜、精治严管,包容审慎监管的“苏州模式”初见雏形,全力将这道“风险题”答成“加分项”。
下好“先手棋”重拾“烟火气”
大胆探索利市便民之举
晚上7点,苏州高新区通安镇华圩路,一处超市广场上,售卖网红美食、生活用品的摊位一字排开,网络“主播”忙着带货;狮山横塘街道何山路金邻公寓便民疏导点,140余摊位经营者在这里开起了“大排档”,顾客们边吃边聊,热闹而不杂乱,老板们手中忙着活,心里乐开花;姑苏区碧凤坊,一块原本用作停车场的区域被开发成了美食广场,不仅广场里生意兴隆,周边大小商户也被带动,附近店家老板算了算,美食广场为自家店增加了大约六成的人流量……从特色街巷到核心商圈,越来越火热的场景每天上演。正如一位大排档摊位老板所说:“久违的烟火气回来了,这才是生活嘛。”
这样的改变,源于苏州城管部门一个大胆决定:为助力打造“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品牌,4月下旬,苏州城管部门出台了精细化管理十项提升举措,其中就有开展夜间特定时段“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试点。随后,在网上“不见面”行政审批平台,对涉及夜间经济的许可事项开通“马上办”绿色通道,鼓励各地探索夜间临时占道许可“一次许可,一年内自动延续”的积分管理制度。
盘活存量、改造升级,这一决定在各区域迅速落地。首先是中心城区,设置临时销售点,为农特产品提供了“绿色服务站”;同时增设了一批销售美食的外卖亭,一些公园广场里还开出了创意集市。其他各区也纷纷开辟夜市,“姑苏八点半·繁华吴江夜”“今夜‘吴’眠、精彩‘吴’限”“相见不恨晚悦夜阅精彩”“非凡园区YE”“狮山新动夜”等特色品牌迅速叫响,助推了地摊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苏州的经济复苏。市城管部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批准集中夜市27处,夜间临时占道摊点3869个。市区范围内设置36个便民瓜果疏导点;适当延长了8家便民早餐经营公司共1066个早餐摊点临时占道经营时间。
拒绝“一刀切”先有“六坚持”
规范管理出街不“出格”
正如苏州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所说,对于提振经济、改善民生而言,开展夜间特定时段“店外设摊”和“集中夜市”试点确实有积极作用,但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如影响交通、市容和环境卫生等。
日前,中央文明办提出,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并不意味着为了发展经济就可以放松城市文明建设,相反,这是对发展城市文明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城市管理者们拿出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的“新管法”。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手段降低甚至消除负面影响,成了一道亟须城市管理者仔细审视、严谨作答的“考题”。通过精细化、智慧化管理,苏州正力争把它变为“加分项”。
此次市城管部门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繁荣夜间经济十项举措时特别强调,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位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等,都必须建立在坚持“不影响市容、不妨碍交通、不污染环境、不噪音扰民、食品安全可控、兼顾店面经营”这一原则的基础上。
事实上,苏州市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从来都不是“一刀切”地禁止,而是在努力跳出地摊经济“一放就乱”的怪圈。
多年来,每逢季节性瓜果上市,市区范围内都会设置数十个临时疏导点,方便果农销售自产瓜果,但保证出街不“出格”始终是大前提。近期,又到枇杷、杨梅大量上市的时节。为了缓解果农兜售农特产品占道经营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的现象,同时满足市民购买需求,姑苏区选择金阊街道三元三村、金门路西环路口小游园及双塔街道醋库巷、石炮头90号等处设置了一批临时销售点。与以往的擅自摆摊杂乱无章不同,这些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设施以“四统一”为标准进行设置,即统一规划经营、统一亭棚围挡、统一分类编号、统一垃圾收集。
为了加强管理,姑苏区还为这些临时销售点量身定制了管理规定,要求这些销售点仅供手提肩挑等少量经营模式;明确环境卫生责任人专人专管;垃圾分类投放,定时定点收运;严格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制度,保持经营场所干净整洁,做到摊撤场清等。
通过精治严管,苏州工业园区东振路、苏州高新区马涧社区等处设立的疏导点,均能在划定区域内规范经营,实现了专业化管理,有效保证了食品等方面的安全。4月以来,全市累计出动城市管理人员5万多人次,教育、劝导非机动车乱停放13600余起,免于处罚占道经营、流动摊贩8856起。城管、交通等各相关部门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新增车位、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延长保洁时间,全方位做好保障服务,让广大市民、经营者切身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
管理“深一度”服务“有温度”
综合施策构建新常态
苏州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面考量、综合施策,适当开放“小市场”提供“微就业”,将商贩引入市场统一管理,有效避免了商贩为生计到处摆摊买卖引发的城市管理问题,也推动了广大市民快速回归生产生活常态。
科学管理宽严相济。近期,苏州城管部门联合多部门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对临时销售点、集中疏导点内的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错时规范,运用执法过程全记录规范执法流程,对轻微违法以教育劝导为主;对无证无照、影响交通、食品卫生无保障、油烟噪声扰民的坚决取缔;通过强化监督考核制度,建立起市区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
精细管理以智取胜。市城管部门计划探索开发流动业态业主身份信息采集程序,实现人员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研判分析,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智慧参考。
市城管局副局长阎鸿泰介绍,下一步,苏州城管部门将及时总结梳理试点经验,谋划并推出系列举措,在进一步提升夜经济发展品质的同时,更好统筹“放”与“管”的关系,积极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地摊经济管理服务模式,让人间“烟火气”和城市“洁净美”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