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民生

苏州出租车电召量日均近1.3万笔,全省第一

  车窗内,出租车司机“闲散”地开着空车满大街跑,遇到前往古城区的乘客他们甚至还不太愿意接;车窗外,下班后的市民焦急站在路边使劲挥手,半小时也见不到一辆空的士停下……这便是标准的“中国式打的”———司机游街揽客,乘客随意扬招,既挤占了道路资源、浪费能源,还带来了城市“打的难”的问题。

  然而,近日苏州市交通局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惊讶:截至2012年底,苏州市区出租车日均电召业务量超1万笔,到今年4月更是上升至1.2~1.3万笔,位江苏省第一,全国前列,这似乎预示着苏州市民正慢慢习惯电话召车,并逐步远离“中国式打的”。

  高峰期打的先预约一辆电调车

  记者日前从市交通部门了解到,每天早上7~10点和下午4~8点为我市出租车需求量的峰值,另外城区内的交通拥堵也让不少出租车司机选择绕道而行,导致大量“空车”不愿进城。

  小章是一名在姑苏区工作的白领,因为领略了不止一次“打的难”,去年特地买了辆电瓶车,甚至把活动范围也尽可能缩短在10公里以内。不过,“小电驴”不万能,遇到出远门她还是得求助于出租车。“以前我也习惯跑到快车道上,瞅见有出租车就使劲挥手,基本半小时能上车还算走运的。”小章说,在古城区打的,尤其到了周末下班高峰,马路扬招的成功率非常低,等久了自己心里也不耐烦,恨不得立马买辆新车走人,“有次碰到司机还不愿搭,嫌我去的地方路上太堵,可把我愁死了。”

  小章的情况并非个案,为了缓解“打的难”,2012年苏州在全国首推“电话召车+停车泊位+预约”的新型打车模式。伴随着300辆电调专用出租车正式向市场投运,苏州人马路扬招的传统打车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小章就告诉记者,自从她试着坐了一回电调车后,竟头一回感到“原来打车不是什么难事”。“电调出租车不能马路扬招,只能通过电话预约或直接去出租车专用泊位找车,我们单位附近泊位不多,所以基本是电话预约的。”对方表示,电调车起步价比普通车贵5元,但基本都能找到车源,司机也挺耐心,一旦联系上不管多远都会赶来接送,不用继续苦等。

  据统计,目前苏州300辆电调出租车的日均电召量为2000~3000笔,相当于每天每辆车都能接到8、9笔电召业务。

  我市电召量比全省第二名多1倍

  “从上个月的数据来看,我市出租车的日均电召量在1.2~1.3万笔之间,其中普通出租车为1万笔,剩下的是电调专用车,这一数据列在全省的首位。”市客管处出租车电调中心主任费欣毅告诉记者,南京、无锡、常州等地也开通了出租车电召业务,但与之相比,苏州的电召体系要成熟得多,“例如电召总量排在第二的无锡,也只有我们的一半,南京则日均总量不足千次。”

  为何苏州的电召量会如此之大?费欣毅向记者透露,这需要解决电召出租车最怕的2件事:司机被“放鸽子”和乘客的召车电话没人应答。

  首先是司机被“放鸽子”的问题。遇到这事儿,出租车驾驶员肯定会降低参与电召业务的积极性,为此苏州从2010年起制定了多项规定,包括乘客电召失约补偿机制,即给受损的司机补偿起步价,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而对失约的乘客,也会将其号码列入“黑名单”,不过只要他们重新支付给司机带来的损失,可以予以恢复。

  解决了乘客电召无回应情况的,则正是去年推出的300辆电调专用出租车。

  费欣毅解释说,普通出租车接受电召业务指令时,采用的是自主应答的设定,即自己选择要不要去“抢”乘客的召车电话,“在上、下班高峰,出租车往往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就让司机宁愿选择游街揽客,也不愿意接受电召,导致我们遇到‘有车调不到’的尴尬局面。”不过电调出租车不同,它采用的是强制应答的调度指令,只要乘客附近5公里内有空车,必定能接通与司机的电话,完成预约。

  此外,客管部门对司机的培训考核、车辆配套硬件的创新、调度系统的升级等工作也从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整套电召系统,费欣毅表示,苏州的电召系统已趋于成熟,从后台的统计数据来看,日均叫车总量有望继续上涨。

  手机预约召车或成打的新模式

  在不少发达国家,“马路扬招”是禁止的,他们打车的方式和许多美剧中演的一样:要么去泊位坐车,要么通过电话召车,与“中国式打的”截然不同。“我们苏州大部分乘客仍习惯于马路扬招,因为目前电召出租车业务的占比仅为6%。”不过,费欣毅对此却信心满满,他表示,电调出租车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希望,比如三亚等城市也学习着投放专用于电召的出租车,今后苏州可能会对电调专用车进行扩容,或者将一部分普通出租车升级为电调车,满足市民的需求。

  不过,已进入正轨的电召系统因为越来越吃香,反而出现了一些问题。记者查看了大前天我市各时间段的召车总量,发现在早上9点左右的高峰时段,召车失败的数量竟然比成功量多了100多笔,原因在于“召车电话突然井喷,系统无法及时接听”。

  费欣毅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当天晚上6~7点的1小时内,系统共接到1572笔召车电话,平均下来1分钟就有26个来电,“我们的电调中心现有话务员68人,支持210路电话通路,一般是5~30秒可完成1笔电召业务,但在电话特别集中的时间段里会特别忙。”“为了提高电召效率,我建议大家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软件,如‘苏州行’和‘打的’进行自主召车,它们可以准确定位用户的位置,然后直接将打车地点传入系统,与司机对接,省去了话务员接听这一中间步骤。”

  费欣毅觉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软件的更新换代,手机预约召车很可能成为今后苏州人“打的”的新模式,“当然,手机预约的核心仍为电召,但愿电召系统的完善能引导越来越多的苏州人告别‘中国式打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72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