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6日讯 10月26日,苏州市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试运营,苏州至此成为全国首个轨道交通线网和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串联起来的地级市。一个月过去了,有轨电车1号线累计发送乘客18.5万人次,沿途风景秀丽,成为苏州西部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被市民誉为国内最美的交通线。
有轨电车1号线试运营一个月准点率98.37%
苏州市有轨电车1号线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有轨电车项目,是国内(沈阳、上海、天津、南京)第5个运营现代有轨电车的城市。经过四个月的试运行、一个月的试运营,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已经成为国内运营标准最高、运营影响力最大的有轨电车线路。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明生介绍说,之所以说运营标准最高,是因为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营,1号线运行图兑现率99.58%,准点率为98.37%,远高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规定的指标。一个月的试运营下来,许多市民都发现,有轨电车经过时,噪音非常低。设置在太湖大道清山大桥旁的户外分贝记录仪记录下了电车经过时的声音变化:不到1个分贝,远远低于一辆小汽车经过时的噪音。这一切都是因为有轨电车1号线建设时高标准要求,成功引入高铁的精密测量技术。有轨电车1号线轨道的测量、控制和轨道状态的调整精度达到1mm精度,简单理解就是平整度正负不超过1mm。同时,1号线钢轨外侧包裹了减振降噪阻尼条,起到了良好的减震降噪效果。
作为全球环境基金“缓解大城市拥堵减少碳排放”项目三大试点城市之一(苏州、成都、哈尔滨),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行低碳交通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公交车每公里碳排放45克,每年碳排放615600克,一辆有轨电车运量是公交车的3倍,排放量只相当于公交车的1/10,一年下来的碳排放只相当于公交车15天的排放量。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有轨电车成为苏州公共交通新名片。
观光客流已经回落客流转换为中青年为主
苏州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创新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便捷度和幸福感的重要抓手。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后,许多乘客都感叹于电车车厢内的高速免费上网。其实,1号线“智慧”的体现还远不止这些。有轨电车1号线创新地将专有信号系统与智能交通系统相协同,除了有轨电车通过的17个路口,还将线路周围的78个路口一同进行智能交通改造。在保证有轨电车优先通行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一个月试运营下来,根据数据,区域交通综合通行效率大幅提升。试运营一个月,有轨电车1号线共计运送客流18.5万人次,日均客流为6000余人次。单日运行14.5小时,客流最多的车站为3个,分别为苏州乐园站、白马涧生态园站和嘉陵江路站。
经过1个月的试运营,“尝鲜”的观光客流已经回落,通勤客流变得平稳,客流也逐渐转换为中青年为主。近日,有轨电车公司推出了优惠卡,分别为年卡(500元)、半年卡(300元)、次卡(50次卡75元、100次卡120元)。优惠卡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如果一年250个工作日都乘坐有轨电车上下班,购买年卡,最高可以省掉1000多元。运营一个月以来,有轨公司也组织了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11月27日是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有轨电车公司计划在当天推出“感恩有你”活动。有轨电车公司将送出1000张体验券,投币和刷卡的乘客都可以得到体验券一张,送完为止,凭体验券可以乘坐有轨电车两次。
有轨电车2号线后年底前建成有轨电车3号线计划明年初开工
记者了解到,在进行1号线建设运营的同时,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公司积极推进2、3号线前期各项工作。2014年7月,2号线初步设计通过专家评审。截至目前,2号线土建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正在进行临建搭设等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建林路车辆段初步方案完成,通信、信号、供电、轨道等后续专业设计同步展开,计划在2016年底前建成。有轨电车2号线斜向贯穿高新区,串联节点:生态城枢纽、生态城、科技城、大阳山森林公园、通安、浒通片区中心、新区城际铁路站、大白荡城市生态公园。线路全长18.5公里,其中:主线起自生态城,经龙康路——普陀山路——科正路——阳山西路——通浒路——文昌路,至文昌路站,线路长17.2公里。支线起自主线的鸿福路站,经风桅路,至城际新区站,线路长1.3公里。2号线将在文昌路站与轨道交通3号线对接,在龙康路站与有轨电车1号线对接。
有轨电车3号线目前线网规划已上网公示,正进行线站位的深化设计工作;节能评价、环评、安全预评价、地质灾害评价、社会稳定性评价等各项工作同步实施,其它相关专业设计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计划在明年年初开工。3号线全长约9.0km,承担湖滨片区东西向联系功能,促进生态城的发展,与1号线一起构筑高新区东西向主干线,届时,市民乘坐电车可直接前往太湖。根据规划,2020年前,高新区将形成有轨电车线网主骨架,线网规模达到45.7km,建成1号线、2号线和3号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