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民生

迟来的高温为啥威力还不小?

  昨天早晨,苏州市气象台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变更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市高温天已持续了一周有余。自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以来,最高气温也是“噌噌噌”地往上跳,令人感到难受。不过,一个好消息是,根据市气象台预报,受今年第13号台风影响,本周周末的最高气温有望回落到35℃以内,大家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今年高温来得晚,威力一点不小

  今年7月26日,我市最高气温突破35℃,达到35.5℃,迎来今年第一个高温日,截至目前也是本世纪最晚的高温日。这个高温日来得虽然迟,威力可一点不小,第二天(7月27日)就上升到了36℃,第三天(28日),36.9℃,进入8月后突破37℃,达到37.2℃(8月1日),而截至昨天下午4点,最高气温再一次被刷新,达到37.7℃,距离38℃仅一步之遥。不过与历史数据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在2013年,我市最高气温一度刷新纪录,达到了41℃。

  我们再来“掐指一算”,从7月26日开始到昨天为止,这高温天已持续了8天,一般而言,常年高温天一般持续一周左右,而根据苏州市气象台预报,接下来的一周前期仍将以晴热高温为主,极端最高气温或可达37℃左右,可能出现在8月5日(周三)。高温天持续10来天,与历史数据比,同样不算长,苏州市气象台资料显示,苏州史上高温天持续时间最长为26天,也出现在2013年。

  苏州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程维忠介绍说,今年的高温天还有一个特点是,高温天前后反差很大,受持续阴雨等因素影响,黄梅天气温比常年偏低,入伏之后仍然是阴雨天气,由此一下子以“跃进”的方式突然进入盛夏,对人体的冲击更加大,让人感觉威力不小。

  缓解高温三大招之一,台风来了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连日的高温天气,给苏城带来干净明亮的“水晶天”,一到傍晚,还有艳丽的晚霞,将装了玻璃幕墙的高楼映衬得通红,被这样的美丽景象“占领”的微信朋友圈不在少数。与此同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与前阶段高温日相比,因空气中的湿度相对降低了一些,人走在街上,也没有感到那么闷热,不会那么容易汗流浃背了。

  不过高温天持续时间一长,可实在不好受,特别是那些烈日下的工作者,一到午后,轨道交通站、商场以及本报倡议发起的“清凉苏州”各站点,都能看到纳凉歇脚的人们。今年的高温天,到什么时候会有所缓解?程维忠介绍说,一般来说,缓解高温天气,有三大因素,首先是台风,其次是午后对流性天气,此外是北方的冷空气扩散,不过这种因素的影响几率相对较小。

  一个消息是,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已在海面上生成,将以20-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预计将在8月8日前后对我国造成影响。根据苏州市气象台预报,7日起,我市高温将有所缓解,接下来的这个周末,大家总算可以稍稍喘口气了。

  立秋了,别忘了仍要防范“高温病”

  本周六(8月8日)迎来立秋,别以为就此可以和高温说“拜拜”,程维忠表示,“立秋”过后,苏城仍在伏天里,仍然属于盛夏时节,此外还要提防“秋老虎”发威,市民仍然要做好防暑降温。

  高温天里,除了防热,还要防空调。近日,因“孵空调”时间太久,引发呼吸道疾病、感冒发烧步入医院就诊的市民可不在少数。吹着空调的确舒服,可几个小时下来,头开始晕晕沉沉,四肢也不灵活了,甚至有人还出现鼻塞、流涕等感冒前期症状。大家常说的“空调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感冒、过敏、黏膜干燥、紧张烦躁、周身乏力、头痛目眩等,由于个体差异,在不同系统表现的症状轻重也会不一样。

  预防“空调病”,首先要避免局部受寒。尤其是长时间待在办公室的人员,要做好局部防寒保暖措施,如穿多一件衣服,对于膝盖等容易受寒的地方加多一条披肩。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贪图一时凉快而站在空调风口,尤其要避免空调直接吹向颈部。没事的时候,多走动走动补补水,比如去洗手间时,可顺便洗洗脸,避免皮肤过于干燥。最好还要时不时到自然环境中呆一呆,多呼吸新鲜空气。

  本报记者叶永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