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民生

实现儿时梦想 37岁哈尼族医生成了放化疗专家

  张力元医生在工作中。 □记者新月 摄

  张力元医生在工作中。 □记者新月 摄

  苏大附二院37岁的哈尼族医生张力元刚刚被评为苏州市姑苏重点卫生人才。8月初,张力元将前往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附属麻省总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说起张力元的名字,苏州肿瘤医疗界几乎无人不晓。他是首届苏州大学“东吴名医”培养对象,是江苏省胃癌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唯一的放疗科医生。

  少年时发过一次高烧催生当医生梦想

  张力元出生在以壮丽的哈尼梯田闻名于世的云南红河。小时候的他成绩优异,一直是亲朋好友眼中的骄子。1994年,16岁的张力元正读高二,一次意外的感冒导致他高烧不退,父母连夜将他送入医院。“当时,我们那里的医疗条件很落后,即使是小小的感冒也有可能就此丧命。”躺在急诊室里,张力元产生了幻觉。“我真以为自己快不行了。”然而,经过医生一夜的努力,张力元高烧慢慢退了,身体逐渐恢复。“是他们让我又一次获得生命,让我体会到医务人员的伟大。从那以后,我就立志成为一名医生,将救死扶伤当成自己的社会责任”,张力元说。

  为了这个理想,张力元从未懈怠。1996年,张力元从云南考到苏州,进入苏州大学医学院就读。2006年,硕士毕业的他又考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进修肿瘤放射治疗学。2012年,他拿到苏大博士学位。今年,他又取得了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的博士后录取通知书。“热衷于学术研究,不断在自己的领域中更上一层楼”,张力元始终相信,人生因为梦想而完美。

  为了病人,18年中只回过3次老家

  学校毕业后,张力元进入苏大附二院工作。“刚开始,我还只是住院医师,年轻医生都得值夜班。我记得最频繁的一个月要值11个夜班,平均两三天就一次。”除了医院的工作,张力元还得利用点滴时间研究自己的专科方向,因此空闲时间很少。为了能在专业上有所拓展,张力元牺牲了许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我来苏州整整18年,但只回过老家3次,还是抽平时诊疗空闲期回去。老人们常盼我能多回家看看,可我一走,找我看病的病人怎么办?”想起远在云南80岁的老父亲与70岁的老母亲,张力元摘下眼镜,眼睛湿润了。

  2008年,患者仇金妹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张力元:“张医生,救救我,我不想下辈子在轮椅上度过。”

  几年前,仇金妹被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虽经开刀切除,但并未做放疗,癌细胞又一次转移到腿部。“当时她的主治医生建议她截肢保全生命,但她不想放弃,经多方打听找到了我。”刚开始,张力元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以放疗、化疗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奇迹出现了,两三个月后,她居然康复了。这些年,她每次来我们医院复诊,看到她健健康康的样子,我别提有多自豪了。”

  张力元始终主张癌症治疗应在术前或术后辅以放疗。“癌症患者必须开刀切除肿瘤细胞,但开刀往往不彻底。这时就需要辅以放疗,通过精密仪器操作,将肿瘤周边细小的毛细淋巴管中的癌栓清扫干净。开刀就像扫地,先大规模清扫;放疗就像拖地,将余下的‘脏东西’彻底清除,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

  胃癌术后放疗是张力元临床诊疗的特色方向。目前,他接收的胃癌患者有200例在治疗过程中辅以放疗技术,其中复发的仅1例。(记者 陈秀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8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