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蓝、藏蓝、湖蓝、冰蓝……长约2米的艺术织毯铺陈出层次丰富、变幻多端的河水纹样,定格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们记忆中的母亲河——梭磨河。
近日,集聚了80余个家居品牌的宝山区中成智谷创意园区迎来一场特展——“老毯新生:中华传统织毯再设计”展览。在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金会、金泽工艺社等支持下,15位设计师从上海奔赴阿坝州壤巴拉非遗传习所采撷设计灵感,凝练为艺术表达;传习所少年匠人将这些创意想象细细织入艺术毛毯。
“海派设计师+少数民族非遗匠人”碰撞出的不仅是灵感,非遗技艺经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向大众市场,而壤巴拉少年们也凭借双手织出了人生新图景。
高原草甸设非遗传习所
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地带的壤塘县,地名在藏语里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但它曾是四川省最贫困区域之一。
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是游客眼中的四川版“阿勒泰”。可居住于此的牧民少年因高山沟壑阻隔,只能以放牛采药等微薄收入补贴家用。
十多年前,这里建起了名为“壤巴拉非遗传习所”的公益组织。少年们自此多了选择——学习传统技艺。创办至今,800余名非遗传承人从这里走出,涉及十余个传统工巧艺术科目,织毯就在其中。
活动策划人秦岩曾测算过,倘若每位匠人每年能收到一张大尺幅织毯(长约2米、宽约3米)的订单,就能为家庭收入贡献1万至1.5万元。然而,传统藏毯民族特点鲜明,市场反馈始终不温不火。
能否打开一条新路,实现“老毯新生”,成为秦岩策划这一活动的初衷。
市场需求反哺艺术探索
设计师侯正光是最初响应参与活动的设计师之一。
彼时,采风团从成都一路西行。一晚,因高原反应难以入眠的他走出房间,恰好来到梭磨河畔。昏暗灯光,静水深流。这种强烈的反差感,激荡起他的艺术灵感。“河流跟山峦是非常相似的地貌肌理,都是大地的褶皱,生命的象征。”选择以河流入画的侯正光诠释着对“不息”的理解。它不仅指向河水与时光的流逝,更意味着生命的繁衍和绵长。
以蓝色条纹铺底,玫红色的扭结型纹样极具力量感,颇有视觉冲击力。设计师汪昶行的作品还原的是当地传统编织手法——藏毯结。放大了的藏毯结,出人意料地演绎出简约时尚。“有时从市场端激发的灵感,会反哺艺术探索。”
还原手稿也织入人生
如果说设计师为藏毯注入了新生,手工匠人则是赋予其更生活化的表达。秦岩说,不希望少年匠人成为单一的手艺人。以此次合作项目为契机,他们邀请少年匠人奔赴成熟工厂学习构图、染色,全程参与了解织毯制作过程。
“对他们来说,编织传统藏式地毯就像父辈织毛衣一样简单,但还原艺术家的手稿并不容易。”需要一步步解构编织工艺,一步步推倒重来。在各方努力下,一幅幅极具艺术感和实用性的织毯出炉。画作一旁的木板上标注着从一张照片到一幅织毯的过程,浓缩着设计师与匠人们长达近半年的共创历程。
秦岩称之为“艺术试验”。少年匠人织就的艺术织毯虽然有些粗粝感,但独到的设计、独特的编织手法,还是吸引来不少关注和买家。
秦岩期待,通过这样的共创,能让更多新一代非遗传承人走到台前,也让更多壤巴拉少年在守好非遗技艺的基础上,用双手织就共同富裕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