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要闻

淮阴区:向“新”而行 向“高”而攀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淮阴区锚定“谋发展之新、提发展之质、增发展之效”的总体目标,聚焦重点促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以实为先、以新提质,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特色名片。

提升工业强街“发展新质态”。该区树牢“抓工业就是抓经济”发展思想,创新项目引建“三抓三带”工作法,促进招引和培育双轮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是抓“龙头”带“龙身”。坚持产业链招商,发挥中天新材料、曼恩斯特等细分领域“龙头”资源优势,吸引中下游优质企业和项目补链延链,将“链主”企业规模实力、市场引领力、自主创新能力逐步转化为产业集群新优势,加快形成“产业成链、企业成阵、发展成势”良性态势。二是抓“存量”带“增量”。坚持“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办机制,为项目提供订单式、个性化服务,“一对一”“点对点”跟踪解决棘手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及时开工、按时竣工、投产达效,以优质服务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三是抓“队伍”带“作风”。完善招商人员岗位培训机制,邀请行业专家、“招商尖兵”分享招商经验,帮助招商人员填补知识盲区、打破专业壁垒、提升业务本领,着力打造一支嗅觉灵敏、敢为善为、专业可靠的招商队伍;建立“日跟进、周通报、月考评”机制,将招商引资实绩与个人评先评优直接挂钩,自上而下形成“人人抓招商、拼业绩”的工作热潮。

创造和美宜居“城乡新形态”。该区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有机统一,综合施策开辟高水平城乡建设之路,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特色样板”。坚持“防+打”一体出成效。运用以预防为主、防打并举的综合治理手段,发挥源头管控优势,组织查验辖区内渣土、垃圾车辆,及时杜绝途中“抛洒滴漏”行为;完善“巡查—检查—督查”三级联动机制,围绕干道、街面、村庄等重点区域划分责任网格,组织人员开展机动巡查,对渣土、违建物、建筑垃圾等实施动态清理。坚持“人+技”一体提质效。建立防违治违数字系统,强化预警监测功能,通过可视化方式自动识别违建高发区,构建“及时发现、迅速交办、立刻拆除”的高效闭环;综合运用24小时全天候执法巡查、网格化巡查、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全方位织牢织密巡防网,实现“人防+技防”协同配合。坚持“管+护”一体促长效。聚焦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系统推进村庄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绿美村庄建设,打造面貌一新、特色一新、格局一新的美丽乡村。

构建幸福平安“民生新稳态”。该区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出发点、落脚点,高标准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切实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坚持生态惠民。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常态化开展PM2.5平均浓度监测工作;践行河长制责任要求,持续深入改善水体,以“零容忍”态度加强古淮河、盐河长效管理;大力开发“生态经济”,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打造生态文旅新品牌。坚持法治护民。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强化群众法治观念;全面统筹各领域安全,依法打击电信诈骗、经济诈骗、金融诈骗等行为,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安全系数”。坚持文化润民。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板所建设,优化理论宣讲、文化文艺服务、教育服务、科学普及、医疗与体育健身五大平台功能,为彰显文化“软实力”提供“硬支撑”;发挥“张纯如读书节”品牌效应,聚焦“农家书屋”建设,推动文化阅读活动进村、进校园、进企业,塑造崇文尚读、书香传家的人文气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8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