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连日来,出席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和参加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围绕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展开讨论,建言献策。代表、委员们认为,过去的一年,宝山紧紧围绕“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国际大都市主城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战略定位谋篇布局,统筹推进宝山转型发展,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建设“一地两区”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奇迹的宝山篇章。
全力以赴促进宝山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
代表、委员们认为,2023年,宝山坚持以“一地两区”为战略牵引,聚焦经济稳增长、聚焦产业转型,加快推进宝山转型发展。2024年,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坚持科创驱动,坚持产城融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徐毅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清晰明了、内容实际、数据精准。希望宝山加快推动五大特色产业园发展,市区联动规划,推动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宋云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宝山区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毅力,让人振奋。作为企业家代表,今后将持续在“六大产业”中发现新的机遇,创造新征程。希望政府在基础设施上有更多投入,支持落户宝山的中小科技企业在应用场景、算力上创新。在数据产业方面,找到宝山科技转型新的增长点,实现“弯道超车”。章保平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极具特色,激动人心。在奋进“北转型”的大背景下,宝山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给足民营企业家发展动力。希望宝山坚持向科创发展要动力。科创发展作为重要抓手,环上大科技园培育大量的科创企业,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让企业家看到了极大的希望。加大对“六大产业”载体培育,希望今后宝山区建立企业家智囊团,以企业家专业眼光考察企业发展,更加契合宝山区发展定位适配度。程小中、王新民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建议2024年着力稳增长,在经济目标落实方面更加务实;进一步深化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陶晓燕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设企业3.1万家,同比增长87%”等内容,这和宝山区一年来推出的“科创30条”“生物医药专项2.0版”“优化营商环境7.0”等一系列提升招商力度和优化深化企业服务等举措分不开。建议出台更多政策,更大力度扶持小微企业、实体经济的政策,助力全区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向前。沈志芳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有措施、有数据、有成果。过去一年,区委、区政府牢牢把握“一地两区”的战略机遇,统筹推进宝山转型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建议进一步优化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拓展邮轮经济产业链,推动区域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王硕委员建议,构建国际一流的科创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建设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大比武,集中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政企创新风险共担机制。董昆及委员说,关于打好“大企业牌”、建议规划引领层面,要充分调研国资央企的产业功能,做好规划。要在做实做细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南大智慧城建设。逐步开放应用场景,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加强产业链韧性,推动宝山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
代表、委员们认为,2023年,宝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4年,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城市理念抓好民生保障,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和政府实事项目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蔡利利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具体,措施有力。为有效提升教育品质,教育系统从去年开始扎实推进紧密型学区集团建设,更好保障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和均衡服务水平,实现了优秀校长资源的最大化辐射,彰显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殊作用和创新成效。鲍志英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总结了2023年宝山各方面工作成绩。下一步,我们要深化紧密型基层社区医联体建设,助力推进基层卫生事业服务持续优化,使周边居民就医问诊的过程更为便捷、高效。要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加强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增量家庭医生签约人数,强化社区基本医疗能力,满足居民“家门口”的就医需求。汤剑萍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全面、令人振奋,用实绩和数据说话。作为社区工作者,2023年见证了各项民心工程的深入推进,民生福祉更显温度,后续也将紧紧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继续做深做实小区微网格。唐春红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主题鲜明,目标任务定位准确,前景蓝图鼓舞人心。建议持续长效推进民生保障,探索建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持续长效机制。民生保障措施向硬件基础薄弱、公共设施缺乏的小区适当倾斜,引导居民参与建设。激发社会治理内在动力,推动“三驾马车”、社会组织等各司其职、协同共治。
金旭峰委员建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只增不减,经费投入与经济排位大体相当。坚持引进名校与发展本土学校“两条腿”走路,不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坚持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安居就医、薪酬待遇、创业扶持、奖励激励等方面要有相应的“硬核”人才政策。加快社区医院家庭病房推广,解决行动不便老人就医难问题。朱婕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宝山特点和特色。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建设社区食堂作为居家养老的重要补充,已初步覆盖大部分区域。建议进一步聚焦社区食堂建设,通过制定相关优惠补贴政策、加强制度化监管、社会化运营等措施,提升生活品质。贾远琨委员说,宝山区有着丰富的文化产业资源、美丽乡村、绿色资源等,关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议让流量有“留量”,比如用好金色炉台会展中心、集装箱音乐节等资源,打造热门旅游地。让微观变“围观”,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设立更多市民学校,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强化技能培训,更好地促进就业。让工程成“功能”,引入邮轮旅游产业优质企业和人才。陈昌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引进一批国内外的优质企业落地宝山,出台并优化科创金融服务、人才政策,这对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速培育初始企业、早期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推动力。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等重大高品质板块建设,能够提供充足的文化、教育、医疗、体育、休闲等资源,对吸引人才、安定人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障。
以精细化思维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代表、委员们认为,2023年,宝山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城市治理需求出发,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2024年,要坚持补齐短板,聚焦“美丽城区、便利城区、人文城区、平安城区”建设,下足“绣花功夫”,优化城市管理运维机制,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全先国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催人奋进。下一步要聚焦吴淞创新城开发建设,坚持产城融合理念,打造城市新地标,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苏巍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字字铿锵,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水务工作者,今后要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珍惜现有的绿色低碳发展成效,聚焦生态环境,不断注入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城市安全“时时放心不下”,要勇于守好宝山区防汛抗台的一线屏障,绷紧安全之弦,不断夯实安全的“稳定器”。曹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感触很深。在绿色发展维度上,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的提出是非常前沿的,目前绿色社区的标准是比较明确的,期望未来在宝山能看到实景。唐传贵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很实在,吸纳了方方面面意见,十分具体凝练。建议进一步聚焦人居环境建设,保持城市发展稳定向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
孟祥军委员建议,在重点区域建设方面,注重统筹发展、重点推进、整体协同、联动开发,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产业园、商圈、住宅以及服务设施,做到高质量发展。打通断头路,促进宝山东西向交通畅通。沈渊玮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做好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尤其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废”排放检测的源头治理。王文委员说,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各项指标稳中向好,尤其是乡村振兴方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在加快建设,建议保留本地乡村文化,走好具有宝山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黄明哲委员说,关于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建议以建设“四个城区”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宝山未来城市样板区。聚焦绿色、低碳、共享等先进理念,推动宝山城市建设。
信息来源:上海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