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位于安庆桐城的六尺巷引发广泛关注,前去参观者也络绎不绝。其实,这种礼让精神迁移与共振,“六尺美德”也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的龚湾巷也曾发生。
这里蕴含着什么样的故事?当今,这里又发生着什么新的故事?
龚湾社区里的“六尺巷”宣传栏
“合肥版”六尺巷背后的“争”与“让”的故事
石碑是精神文化留存与传承的刻印,这一说法在龚湾社区有着格外鲜明的例证。
在安庆路第三小学永红路校区内,状如书页般的一块泛白的石头上,墨黑的字体向到访的读者娓娓道来龚湾巷的历史故事。在这字句里,安徽省文史馆馆员李云胜认为,“合肥版六尺巷”正是龚湾巷故事流传至今的“精神内核”。
龚湾巷起源于“争”。明末清初时,合肥龚家出了一位名叫“龚大司马”的大官,家中管家依仗于大司马的名头和威势,想要拆掉旧宅子,盖一座新府邸。恰巧,府邸对面住了一位“万大老爷”,也正欲翻新房子。
扩建时,龚家自然地把墙基向外延伸,而万家见此情形,也伸出了自家房屋的“一角”。“竞赛”由此开始。按照“你一墙,我一墙”的规律,两家不断地将自家房屋进行外延,直至占满了整条巷子。
感觉受到侮辱的龚家管家立马写信禀告了龚大司马,而龚大司马也是在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准备找对方“算账”。接过书信了解到两家只为争“一堵墙”后,其妻却是安慰龚大司马道,“‘宰相肚里能撑船’,让它三尺又何妨。”
于是不久,龚夫人便提笔写出回信,表达了礼让之意。羞愧之意涌上,两家便暗自各退了三尺,形成了六尺巷。而谦让的美德也让当时的人合计,把巷子名称取作两家姓氏的融合。
龚湾巷(龚万巷),落幕于“让”。
礼让的精神,在中国大地多处上演,李云胜说,像这样的“六尺巷”,“除了合肥和桐城,浙江与山东聊城各有一处。”每到节假日,李云胜总会看到许多外来游客,在龚湾巷内的宣传绘板上,静静体会这“合肥版六尺巷”的故事,这让他很高兴。“国家是由一个个单独的家庭社会细胞组成的,只有‘小’的和睦团结了,合作起来才能做更‘大’的事,”李云胜说。
安庆路第三小学永红路校区的石碑
文化传承下,“让”与“献”的交融
如今,龚湾巷所讲述的故事,也正在成为周边社区处理邻里关系的“解题方式”,“求和”与“礼让”的文明系统,正在将破碎的个体,进行重新联结。
“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通过彼此相互沟通解决的,龚湾巷的礼让文化也指引着我们,如何以更加柔和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和难题,”在庐阳区三孝口街道龚湾社区党委书记杜红燕眼里,眼下的社区,正逐渐变成一个小小“公正会”和“议事厅”。
扎根在社区中的每一个调解室,不仅吸收着当地居民的矛盾与争执,更输出着令双方都感到特别合理的解决方案。“吞吐”之间,人际关系更进了一步。“例如这家的东西不合理地放在了另一家,天台空间面积出现了占有率的问题,大部分的这类事情,都能在调解室得到解决,”杜红燕自豪地说,问题“在地化”解决,是调解室存在的成功。
如若是复杂的邻里纠纷,或是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杜红燕表示,则要进一步地启动“三所一庭”——“三所”指的是派出所、司法所和5家律师事务所,“一庭”即庐阳区人民法院司法确认庭。杜红燕表示,这类通过权威法律机构处理事件的服务,基本“扼杀”了邻里之间的争执“延伸”,“不会再‘争’到更大的地方去。”
事实上,“三所一庭”的成立时间并不算久,但却以百分百的调解成功率,解决了今年26起邻里纠纷。“调解室也在2023年处理了1064起事件,今年起截至目前,更是已经处理了957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良好的沟通下解决一切纠纷,在杜红燕看来,这才是龚湾巷所要表达的精神礼节。
而凭着这份传承下来的美德,三孝口街道也开展了“邻里同心”的自治活动。如成立“自治会”,协商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各退空间、各献资金,以自筹资金的方式建造智能道闸与保安室,推动小区交通向好向善。
“利他,也是利己,”各退三尺,便享六尺,杜红燕觉得,社区作为一个集体的家庭空间,各自礼让后,才能求得“整体性的”幸福。
除了推动“集体议事”外,在龚湾社区里也致力于加强居民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结。“和之前的‘熟人社会’不一样,大家的个体性非常强,沟通交流平常相对较少,”三孝口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磊认为,想要推动礼让情节的持续发生,强化居民之间的彼此认同很有必要。“只有彼此熟悉了,才能乐于为对方做出让步。”每个月,三孝口街道都会不定期举办社区活动,通过设计文艺项目、街道市集等内容,提高居民之间的“刷脸”率。
“六尺巷精神”融入心底,周磊觉得,这不仅是礼让的传承,更是奉献的研习。每个人各“让”一些,实际上就是各“献”一些,“自我舍得”下,一个造福于所有人集体空间才能落成。“所以家成,国才能成。”周磊说。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