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人文

昆山巴城:立足文化底蕴 弘扬传统精粹

     文化是地方发展的灵魂。近日,巴城老街河南街改造接近尾声,江南气息四溢的青砖灰瓦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隔河相望,相对于建筑的再现活力,巴城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则更显珍惜。

传承与发扬:昆北民歌唱出家乡眷恋

“拨开(仔格)船头 摆开(仔格)稍,哎嘿嘿伊也嘿……”这几日,巴城昆北民歌传承人陆振良正和阳澄艺术团的队员们抓紧练习着民歌,为622日上午在巴城开展的第三届长三角民歌赛作最后的冲刺准备。

说起陆振良,巴城、昆山乃至全国各地喜欢昆北民歌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位巴城乡间走出来的农家汉子,用他的善良、纯朴和完美的歌声打动了每一位喜欢昆北民歌的人。

走上传唱昆北民歌这条路,对于陆振良来说,是有些运气在内的。陆振良是土生土长的巴城人,上世纪80年代,20岁出头的陆振良被勤丰村村委安排种蘑菇。当时和他一起种蘑菇的还有一位名叫汪菊林的老人。这汪老可了不得,不仅擅长扎制龙灯、龙船,还在戏曲、民歌上有过人之处。看到陆振良喜欢听自己唱歌,而且嗓子靓,同时有兴趣学唱民歌,汪老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昆北民歌一支一支传授给了陆振良。

1983年,陆振良进入文体站工作,只要有空,他便会走乡窜村,把流传在田间村头的乡音俗曲,细致而准确地记录下来。谁也没想到,这一记就是30多年,已经整理出了150多首昆北民歌。至今,只要听说哪儿有好的昆北民歌,他依旧会不辞辛苦地赶去把它们记录整理下来。

渐渐地,陆振良成了巴城昆北民歌的“活字典”,也慢慢有了名气,尤其是1998年和2007年央视先后两次来巴城录制民歌节目,使陆振良成了周边居民眼中的“明星”,觉得他会走出去,走向更大的舞台。

可陆振良却说:“巴城是昆北民歌的发源地,也是我生活和创作的根,我不会离开我的巴城,我只会叶落归根。”

抱着这样的信念,多年来,陆振良一边坚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参加专业函授学习,一边坚持新民歌创作。2004年起,他组织成立阳澄艺术团并担任团长,凭着一股热情和一种执著精神,和全团50余人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民歌文艺演出,不断扩大昆北民歌文化影响力,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阳澄艺术团因此多次被评为昆山市优秀团队。

可是,陆振良始终认为:一人独唱不成曲,众人齐唱歌更美。为了尽可能地改变民歌在小众圈子里传唱的尴尬局面,近年来,陆振良来回奔走,义务在巴城的不少社区里开设民歌课程,教授普通市民演唱昆北民歌。目前,已经有五、六百人学唱了昆北民歌。在巴城社区,每年还定期开设少儿民歌班,使民歌在青少年间生根发芽。

痴迷与专一:昆曲源头绽放华美篇章

就在陆振良家不远的巴城老街,“把昆曲的前世和今生都写活了”的杨守松一次又一次地在检查、修改新写的《昆曲大观》初稿,这部240万字的鸿篇巨制累在桌上共厚厚的六大本,杨守松逐字逐句看,有错别字或不恰当的地方,就用便签做记号,以便查找……这样一个名人,在昆曲源头对昆曲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从黄幡绰到顾阿瑛,再到梁辰鱼、吴粹伦……在绰墩之侧、傀儡之畔孕育了昆曲,并传承至今,这时,杨守松来了。

2005年退休以来,杨守松从“昆山之路”进入“昆曲之路”,一本《昆曲之路》,悄然出世,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一本《大美昆曲》,独树一帜,获得全国政府最高文化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其实,怎么会痴迷昆曲,有时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感觉开始仅仅是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好像鬼使神差,就这么闭着眼睛往里面撞,往里面走。因为了解越多,觉得自己越浅;越是浅,就越要往里面走。是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就出不来了。只能跟着她走,走多远算多远。

这一走,就是8年。杨守松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一把蕴藏昆曲传承不息答案的钥匙。他走南闯北。凡是有昆曲的地方,他都去听曲看戏,不仅在各大昆剧院团门庭之下,跟昆曲大师、艺术家结交,而且还寻找各种各样的昆曲人,上至南北昆曲界的名流巨擘,下至角角落落的“昆虫”(昆曲迷的戏称)、草根。越了解,越痴迷,越专一。

工作室的朱依雯说,杨老师电话铃声是昆曲,车载音乐是昆曲,连睡觉也经常听着昆曲入眠……他沉醉在昆曲的世界里,在演员的一个腔调上看出功力深浅,看出优秀演员根据剧情展现兰花指的不同造型……

越痴,笔下的文章越精彩。他让人看到了昆山腔600年的起落兴衰,看到了昆曲在世界范围内传承的好多奇闻轶事、看到了昆曲发展中很多人的艰辛付出……

他也在书中轻声呼唤:大千世界,熙熙攘攘。优而不雅、富而不贵、名而不实、快速行进的人们啊,想一想吧,你还有梦吗?停一停吧,停下来等等你的灵魂……慢一拍,留半步,到园林,在厅堂,赏春色,听昆曲,未必“早晚玩之叫之拜之赞之”,只要知之听之赏之呵护之,足矣!寂寞,清心,进入昆曲的灵魂。昆曲文化里面有我们的灵魂。

极尽与升华:悠悠笛音只为家思乡情

作为好友,本土笛艺大师陈东宝经常感叹杨守松对昆曲的“痴”。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家乡就是陈东宝心中最大的牵挂。

就在即将到来的622日下午,陈东宝一手促成的“巴城水·想 笛音醉阳澄”首届中国竹笛音乐节将在巴城举行,届时,陆春龄、蒋国基等一大批笛坛泰斗将云集巴城,共奏华章。

说起陈东宝,不得不感叹他的曲折人生路。12岁那年,陈东宝被美妙的笛声吸引,从此笛不离手,吹起笛子如痴如醉。虽然学得一手好笛,但陈东宝没有把吹笛当作终身的职业。改革开放后,陈东宝下海经商。不久后,成为一家饮料公司总经理,却不幸遭人陷害,致使公司业绩滑坡,还受人欺骗,购进了一批假烟,赔尽了家底。

尽管他内心经过一番挣扎,选择坚强活着,但家乡的遭遇给他带来了太多的伤痛,他选择了离开。此后漫长的3年里,一支竹笛伴随陈东宝走过了江苏、浙江、山东、云南、福建、陕西、北京等20多个省市。在贫困潦倒的日子里,陈东宝没有堕落,始终坚守着艺术的尊严。笛声为他赢得了一日三餐,也让他得到“贵人”的肯定和相助。于是,陈东宝又从一支竹笛起家了,先后在深圳、杭州等地开出了自己的笛子、音像制品专卖店。

终于走出了苦难,却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因为割舍不掉对于家乡的情感,2009年,这位“流浪”笛子演奏家最终选择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并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巴城老街成立了“东宝笛馆”。2012年,陈东宝创作并演奏的笛子独奏曲《阳澄湖畔的笛声》在央视音乐频道《风华国乐》播出,广受好评。随后,又创作出笛子独奏曲《巴城水·想》,把昆曲的水磨韵味揉进笛声,受到业界推崇。

“我不想拥有什么,只想留下什么。”这是陈东宝经常说的一句话。除了创作外,他还走进巴城中心小学,义务担任笛子教师。陈东宝用心教学,把他的人生体味渗透在笛子课程中。他这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奇效。有些孩子短短两个星期,就能吹出悦耳的曲子,稍长一点,甚至能吹中级难度的独奏曲。免费教学的陈东宝还拿出不少自己的CDDVD作品,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学习笛子的孩子渐渐多起来,他也变得忙碌起来。每个星期14节课,周六、周日、暑假正常上课,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有次高烧40摄氏度时,他还坚持站在课堂上。“都是家乡的孩子,孩子们喜欢笛子,愿意学,我就很高兴。”陈东宝说。

现在,在陈东宝的努力下,全校3000余名师生均会吹笛,每逢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全校师生共同以笛声奏国歌、升国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27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