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首页>地方频道>苏州>人文

叶天士故居:眉寿堂前述仁心

  叶天士故居东侧有一条长约百米的小巷,名叫“西叶家弄”,现存的叶宅进深几乎占了全弄的十分之七。  □本版摄影  姚永强

叶天士故居东侧有一条长约百米的小巷,名叫“西叶家弄”,现存的叶宅进深几乎占了全弄的十分之七。摄影 姚永强

  300余年的叶氏老宅如今被几十户人家分割居住。

300余年的叶氏老宅如今被几十户人家分割居住。

  在中路第三进天井里,透过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依然能看出老宅往日的辉煌。

在中路第三进天井里,透过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依然能看出老宅往日的辉煌。

阊门外渡僧桥北,有一条沿上塘河由东向西的小巷,名叫渡僧桥下塘,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故居眉寿堂便坐落在这里。

吴门医派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叶天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他的“温病学说”更是影响了之后数百年的中医发展。《中华医药》列历代24个名医,唯叶天士为苏州人。

历经300多年风风雨雨,昔年三路七进的深宅大院现存三路五进,虽然整体格局仍在,但已分割成多个不连通的人家,仅有中路第三进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和漆面剥落的楠木大柱,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历史·渊源

“温病学说”是宝贵医学著作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生于清代康熙六年(1667年),卒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著名的医学家,其祖父、父亲都是当时名医。渡僧桥下塘不仅是叶天士故居所在地,也是他学医的地方。在医林享有美誉的“叶天士学经十七师”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演绎的。

在姑苏区虎丘街道曹杨社区工作人员季旦萍和章颖的带领下,记者从东往西走进渡僧桥下塘约百米,就看到一处砖雕门楼。门楼西侧的白墙上嵌着一块蓝色的标牌,上面写着“控制保护建筑 苏州市人民政府2003年8月立”的字样,标牌下则是“渡僧桥下塘48”的门牌。门楼的东侧,有“叶天士故居”字样以及关于叶天士生平的简短介绍。

文史研究者徐苏君告诉记者,叶天士聪明颖悟,幼年曾随父亲学习医学,后专心科举。他14岁那一年,父亲去世了。叶天士只好放弃学业,拜父亲的门生朱医生为师,在渡僧桥附近学医。朱医生倾囊而授,而叶天士常常“闻言即解,见出师上”。此后,叶天士广泛地求学于诸多医家,到24岁时,他已先后求学于17位老师。由于博览勤学,兼采各家之长,叶天士对内科、妇科、幼科、眼科都有丰富的临诊经验,30岁时已闻名大江南北。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在《叶香岩传》中评述他:“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桂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叶天士一生行医60多年,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温病学说”,他的“杂症论治”突破了《伤寒论》的范畴,为中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在曹杨社区书记姚勤的指引下,记者采访了今年84岁的倪泉麟老人。老人小时候就住在叶天士故居附近,听着叶天士的故事长大。“有一天阊门外有家人抬棺材出殡,奇怪的是,棺材一路上滴着血水。”倪泉麟说,当时出殡队伍路过叶天士家门口,正巧被叶天士看到,他立刻拦住那家人,问棺材里面是不是难产而“死”的孕妇。当得知确实如此后,叶天士当即要求打开棺盖。抬棺材的脚夫们打开棺材盖,然后把棺材中的孕妇抬到叶天士家。叶天士边让孕妇家属赶紧去请接生婆,边手执金针在孕妇的人中处猛扎一针,只听孕妇哇的一声尖叫,回过气来。不久后,接生婆来到屋里,很快就接生了一个婴儿。孕妇“死而复生”,大家非常惊喜,便问叶天士怎么看出棺中是孕妇,而且很有把握地要开棺救人?叶天士说,我见棺材里滴到地上的是鲜血,血色鲜红,不凝不黑,晓得棺内是一名产妇,故知有救。

叶天士80岁时去世,由于生前日日忙于诊治病人,无暇亲笔著述,他留给后人的宝贵医学著作,全部由他的门人和后人搜集、整理。其主要著作有《温热论》《幼科要略》《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等。

现状·印象

中路第三进大厅

可能是当年行医之所

故居东路就是从渡僧桥下塘街上挂有“叶天士故居”标牌的砖雕门楼进入,这里是当年的边门。不过据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秘书处处长夏冰介绍,此处砖雕门楼按形制应不是原门,而是从老宅中某处搬来。边门进去就是原本的火弄,一路过去,直至第四进,皆为民居,而通道也到此为止,原有的小门已被倪家封上。小门之后,是一个狭小的天井,再之后则是倪家后人居住的第五进,不过原本的老宅已经翻建成现代建筑。

中路原本的大门处如今是店铺,只能从西边绕行进去。在中路第三进天井里,有一座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虽有部分破损,但基本还是原来面貌,上有道光癸巳(1833年)仲夏款。门楼上的题字原本在“文革”中被涂毁,近年来已被修复,为“庭?翔云”四字。通过这座门楼往南走就是中路第二进,如今住着3户人家。

天井的北边,是中路第三进大厅。大厅规模宏大,面宽三间,前后翻轩,壁面四周下部有水磨砖贴墙裙,梁、枋及斗拱均极粗壮,并施以精细的雕刻,脊桁中央且有彩绘。填拱板的雕刻图案均设计成灵芝仙草,刀法圆润。据文物保护专家王仁宇介绍,在苏州,此

类厅堂建筑装饰一般雕刻成“寿”字、“福”字,

而此处雕刻成象征医药的灵芝,暗示此处为医师住宅,“这座大厅可能就是当年叶天士行医的主要场所。”不过,这座大厅早已被改成了两层居民楼房,现在住着6户人家。今年68岁的住户阮小娥告诉记者,她是1999年搬进来的,之前,大厅是作药材仓库之用。而住户都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吊顶,很难看到大厅顶部的构造了。在阮小娥的指点下,记者还发现了一根被包裹进墙体的楠木大柱。

中路第四进,即为倪远甫玄孙、今年64岁的倪乃鸣和其亲属所住;第五进也早已是民居。中路第四进第五进皆为楼房,而且还是跑马楼。当然现在由于各种隔断,已经无法随意往来。而第四进楼侧,9块方形空心青砖构成的“晴落管”,虽然久经风霜,仍保存原貌。西路的“沐泰山”药材仓库1956年公私合营后,做了很长一段时间苏州市药材批发站仓库,现为药材批发站职工住所。

中路和西路之间的那一路狭小房屋,被天井、过道和墙壁分割成了三部分,前面三进住了6户人家,第四进楼上下各住了1户。第五进原本是仰山房,不过早已被毁,仅剩一块文徵明书写的“仰山房”碑,现存于苏州碑刻博物馆(即文庙)中。当年的仰山房位置,如今是倪乃鸣姐姐造的三层楼房,空关着。

叶天士故居对面,原本有一个照壁,照壁后是一个大码头,但如今是几户人家。这些人家东侧,有一条与“西叶家弄”隔街相对的小巷,名为“水叶家弄”,十来米长,直达上塘河。河边有一个石砌的小码头。这里当年为叶氏专用,以停靠病家求诊船只和叶氏出诊船只,当地有“御码头”之称。

传承·保护

300年老宅

多处破旧亟待整修

1982年和1984年的两次苏州市文物普查,使许多湮没于历史的名宅得以重见天日,文起堂是其中之一,眉寿堂也是其中之一。更巧的是,同样是今年80多岁的文物保护专家王仁宇和同事一起确认了该宅的主人,并向社会公布。

王仁宇告诉记者,叶天士故居300余年来数易其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为叶天士所有,嘉庆、道光年间为张廷济所有,太平天国时纳王郜永宽曾作为王府,太平天国后为赵氏所有,民国后被天津银行家倪远甫买下,新中国成立后半为药材仓库半为民居,如今已全部是民居。

叶天士故居东侧有一条与渡僧桥下塘街垂直的小巷,名叫“西叶家弄”。明明在宅东,却为何称作“西”?这是为了与苏州东面因叶梦得而得名的“叶家弄”有所区别。该弄宽约二米,长百米许,现存的叶宅进深几乎占了全弄的十分之七。弄中有侧门开在老宅第四进,里面主要是倪家后人居住。在季旦萍和章颖的带领下,记者拜访了倪乃鸣。

“我小时候老宅还是七进,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第六进第七进被拆除,造了楼房。那个时候全宅还是连通的,不像现在隔成了好多人家。”倪乃鸣边说边拿出了一份他父亲倪慎武于1985年绘制的一份老宅示意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叶天士故居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深达七进。西路前五进原是叶宅,当时已是“沐泰山”药材仓库,第六进第七进的位置是一个占地约半亩的大花园,应是叶天士故居的精华部分,从图上还能辨出拥书阁、船厅、花厅、方厅、牡丹台、假山、竹园、鱼池等。在中路和西路之间,还有一路相对狭小的房屋,从南往北分别是西书房、厢房、仰山房(也是书房),很可能是原本的西路前五进卖给“沐泰山”做药材仓库后,将原来的“火弄”改建而成的。

夏冰小时候经常来住在此处的亲戚家玩,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探访了这座老宅。300多年的岁月,已经洗净了这座大型宅院当年的风华,所有房屋全被因地制宜分割成了好几十户,部分房屋还经翻建装修。不过幸运的是,厅堂居室大致格局仍存。

叶天士故居是苏州重要历史文物遗迹之一。市文保所副所长印铭告诉记者,对于苏州的文保单位,他们一直有专业队伍进行巡访。叶天士故居他们去年5月刚去寻访过,由于都有人居住,并没有严重的损坏,不过也发现部分建筑有轻微渗漏,油漆有部分剥落,他们立刻将问题上报,出函给产权单位建议维护。 (本系列报道到此结束)

【故居名片】

叶天士故居“眉寿堂”位于渡僧桥下塘46、48、50、52、54号,1983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2009年提升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朝南,现存三路五进,占地深广,建筑宏伟,结构精巧,气势不凡。金石家张廷济也曾寓居于此。

对话·记忆

故居当年规模可能远大于现存建筑

苏州日报:有居民说,叶天士故居面积远远大于现在的样子,当年甚至有九进?

夏冰:从倪慎武所绘的图纸上看,叶天士故居规模应远不止现在所有。现在的东、中两路可能仅仅是当年的东路,而现在的西路可能是当年的中路。从图纸上看,现在的西路花园远远长于“沐泰山”药材仓库,还往西延伸出去了一大段。那部分花园的前面,现在是一民国建筑,据倪乃鸣说,他听祖上讲是他家卖给了一户姓王的人家,后来改建而成。而倪远甫当年买下的是整个叶宅,由此推断,这处民国建筑所在的位置,当年可能也是叶宅的一部分。至于当地居民说叶宅原本有九进,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又经历了太平天国的战火,已经无从考证了。

□苏报记者 姜锋实习生冯泽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42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