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黎里汝行敏升任南京兵部武选员外郎,礼部尚书李杰作文相赠,称汝行敏:“莅官持清,慎交友,敦信义,一时士大夫罔不推重……汝君于道德庶乎无愧,而发诸文章亦既美矣。一旦援之以政,将无施不可。以之典礼乐,而礼备乐和;以之掌刑教,而教兴刑平;以之治兵民,而民阜兵足,犹庖丁解牛……”他对于汝行敏各方面的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文中说汝行敏“慎交友,敦信义”。的确,汝行敏所交均为瑰伟有德之士,而最多的是吴中名士,如东阁大学士吴宽、太医院判周庚、太仆寺少卿李应桢、延平府同知莫震、吴门大画家沈周、武英殿大学士王鏊、翰林院待诏文征明、应天府通判祝允明等。
汝行敏(1433—1493)名讷,号周庵,黎里汝旻次子。未龀父即病卒。因此,汝行敏从小由祖母吕硕人和叔父照料。年稍长,跟从吴县名士奚昌就学。奚昌书生气极重,终日埋头书案,作有大量诗赋,因其妻怜惜其身体,竟将其诗稿付诸一炬,所以奚进士满腹经纶,却没有诗稿流传,而汝行敏在道德文章方面,却在奚先生处得益匪浅。
景泰四年(1453年)汝行敏中举,汝行敏的才华令正副考官彭纯道和赵恢刮目相看,两位进士考官对他以后的仕进生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吴江知县贾亮特为汝行敏中举而在黎里染字圩建“攀桂坊”以示勉励。后汝行敏竟四荐礼部皆不中,便放情水村,盘桓林岩,在黎里筑园垒石,取名为“北崖”。
祝允明是“吴门四才子”之一,晚年又膺“吴门书坛领袖人物”之誉。他的外祖父徐有贞才华盖世,曾任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为吴江芦墟籍人氏,与黎里仅数里之隔。祝允明深慕汝行敏的为人,便与之结交,他小汝行敏二十多岁,当他来到黎里,作《北崖行·赠汝行敏》古风一首:“君不见吴江汝夫子,性如山,善如水,胸蟠万卷帝未知,坦腹高眠故园里。明珠无渊不可含,白玉须蕴巉岩间。花木被皋隰,鸟鸣相关关。汝夫子,居盘桓,澄怀共高闲。览苍苍兮瞻岩岩,恍然卧游山之巅,一日数十独往还……”对于汝行敏的怀才不遇,“北崖”盘桓,祝允明高歌呐喊。诗最后又云:“我歌北崖兮,气势上与浮云齐,光景零乱干虹霓,撑星挂月拂紫薇……”祝允明并将汝行敏园中的山石比作女娲补天时所遗之石,他日定能化作汝行敏手中的笔柱,描得鸿辉。
1465年,汝行敏终于以优等试荐修《英庙实录》。1467年《实录》成,授中书舍人。之后,大部分时间便赋闲于家。“舍人”一职,并非要职,只是眷录抄写诰敕文章等,汝行敏书学晋人,翰墨精劲,为时人推重,公卿大夫均得其墨迹为荣,一时洛阳纸贵。任中书期间,皇帝曾命写佛经,汝行敏与同官李应桢(祝允明岳父)等上疏曰:“臣闻天下国家有九经,不闻有佛经也!”皇帝大怒,竟置之不用达十年之久。
成化十四年(1478年)汝行敏终于升任南京兵部武选员外部。祝允明作《送汝舍人行敏秩满还乡复往京师》:“池上频年独制麻,归来两鬓未霜华。慈亲投老承颜色,令子成才有室家。梦绕烟花催赴阙,雪消春水送浮槎。云开阊阖龙颜近,朝退班行雁影斜。侍女焚香供直省,卫兵森戟候排衙。天生贤俊为时用,休把鲈雨到处夸。”此次赴京,祝允明认为汝行敏将宏图大展。果然,汝行敏精勤明敏,再迁郎中。
经过近十年的治政,汝行敏得到了三原王恕司马的称赞,于1487年擢知汀州。后因丁忧归里。至1490年服除,行敏会王恕,转吏部选司,承王恕旨,问汝行敏欲官何地。当时汝行敏拟补南安。而王恕认为汝行敏尚不习安牍,南安地瘠,欲使汝行敏更之。汝行敏曰:“官可择耶?”由于行敏的执着,王恕便听从了他。
上任之日,同僚谢迁、商辂、罗麟、萧奎、贺恩、蔡敞、凌远、吴宽、祝允明等纷纷作诗践行。东阁大学士吴宽云:“枫落吴江还倚棹,梅开庚岭独登台。千年汉吏多遗爱,此去贤名定许陪。”武英殿大学士王鏊有《送汝行敏知南安》:“五马南来百姓欢,文章太守属南安。郡中召父歌堪续,壁上张颠字未漫。庾岭梅花春信早,吴江枫叶暮吟寒。到时境内人皆足,每食无鱼不用叹。”南安不但鱼虾难得,而且是讼事纷争之地。富贵之家屯积居奇,与官府勾结,鱼肉百姓。自汝行敏到任,奉行科法,威惠并行,改变了当地的不良习气,百姓得到安抚。弘治六年(1493年)汝行敏解职还乡,百姓皆为之惋惜。是年秋,汝患腰病不能起,七月七日病殁。
汝行敏一生襟怀朗若,行履完洁,平易坦率,淡泊名利。仕官三十年,田园地舍一无增益。其为文,长于诗,格韵清和,兴趣悠然,著有《学鸣集》十五卷、《北游稿》两卷。入县志《名臣传》。卒后,吴江友人史鑒作《行状》,东阁大学士吴宽作《墓志铭》,翰林院待诏文征明作《墓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